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于2003年6月设立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下属专门从事乘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业务的

公司,公司的前身是2000年3月成立,曾创造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奇迹的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1]。

公司成立之初,曾因合资双方的激烈摩擦,2004年经营业绩严重滑坡,一度被迫宣布停产整顿。从挫折中,中日双方开始正视合作中出现的矛盾以及文化的差异,寻求消除分歧、增进彼此融合的方法。2005年1月23日,公司决定开始起草基于双方全面融合的纲领性文件《东风日产行动纲领》,作为公司的基本法。历经10个月的时间,先后五易其稿,2005年11月,《东风日产行动纲领》被正式发布。《东风日产行动纲领》的制订与颁布,标志着东风与日产从“合资”到“合心”,从“合心”到“和谐”,从“和谐”到“合力”的心历路程,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05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累计销售整车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翻番,成为当年中国乘用车行业成长最快的企业[2]。

截至2008年底,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有员工7000余人,拥有广州花都和湖北襄樊两个生产基地,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树脂五大车间组成。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襄樊工厂(即风神襄樊汽车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襄樊市,2004年9月29日新工厂正式投产,占地45万平方米,该基地专门生产东风日产的高端轿车——天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花都工厂于2004年5月18日建成投产,主要生产骐达、颐达、轩逸、骏逸、骊威、逍客等轿车。两个基地2008年的年生产能力为45万辆。

为了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广州花都先后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投资3.3亿人民币的东风有限乘用车研发中心和占地39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36万台的发动机工厂。东风有限乘用车研发中心是截至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

目前,东风日产旗下拥有新一代天籁、TIIDA(骐达/颐达)、轩逸、骏逸、骊威、逍客、奇骏等多款畅销车型。2008年,随着逍客、新一代天籁和新一代奇骏等车型的正式上市,东风日产将完成五大车系的战略布局,覆盖包括小型车、中型车、大中型车、MPV、SUV等领域。2003年公司成立的当年,公司完成的汽车销量为6.5万辆,到2008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实现汽车销量35.05万辆,相比2003年增长了440%,已成为国内主流的乘用车生产商。

得益于丰富的产品线,进入2009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仅在上半年,东风日产累计销售225,074辆,完成了原定全年目标的58%,同比增长41.32%,远高于25.62%的市场整体增幅,受产能的限制,骊威、轩逸等车型处于缺货状态。为了满足销售的需要,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将通过增加班次和员工等柔性手段增加产量:从10月起开始实行一天三班工作制,生产设备一刻不停,取代此前的一天两班制;招纳1200名工人,使广州花都工厂的年产量从36万辆增至46万辆,加上襄樊工厂10万辆产能,东风日产的累计产能将达到56万辆[3]。为从根本上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抢占更有利的市场地位,2009年7月29日,东风日产宣布,将投资50亿元,在广州花都扩建东风日产新工厂,新工厂将毗邻东风日产位于广州花都的现工厂,计划于2012年建成投产,建成后最大产能将达至24万辆,连同现花都年36万辆的生产能力,东风日产在花都的产能一举增至60万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新工厂建成后,东风日产将形成年70万辆的生产能力[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