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陶公性俭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注释俭厉:认真,严肃。
勤:勤勉。
咸:都。
录:收集。
正会:农历正月初一集会。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除:台阶。
阶:官级。
桓宣武:即 桓温。
仍:因而,于是。
当足:用竹篼当作竹嵩的铁足。
越:超级升官。
翻译陶公(侃)办事认真严格,日常工作非常勤勉。做荆州刺史时,命令造船官收集锯木屑,有多少收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集会,正遇上久雪初晴,厅堂前的台阶下雪之后一片泥泞。于是用锯木屑铺在上面,人来人往,丝毫不受阻碍。凡公家用竹,(陶侃)都命令把锯下的竹头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宣武(温)征伐四川,修造船只时,用来做竹钉。又听说陶公曾经就地征用竹篙,有一个官吏把竹子连根拔出,用根部来代替镶嵌的铁箍。他就让这个官吏连升两级,加以重用。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考虑长远;同时,要学会勤俭节约、废物利用。
出处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政事》,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六朝时期一部有名的著作,记述汉魏一直到东晋间流传的上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按事情的性质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