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广东省兴宁市福兴街道梅子村梅子村以梅子坑革命斗争闻名于世的名望命名的。梅子村地处神光山脚下,西部连绵的山岭与五华县接壤,2005年底全村总户数923户,人口3277人,耕地1547亩,山地11495亩。梅子村居住着郭、王、赖、廖、周、张、谭、林、陈、刘等姓,大小村落 个,各姓世代和睦相处,体现客家传统美德。

梅子村山地连绵、奇峰叠嶂,又与五华山脉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26年胡遂良等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农协会,同年下半年,梅县肖尚荣受地方党组织安排来兴指导革命工作,曾在梅子小学以教书为名从事革命斗争。1927年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地方党组织受到破坏,中共兴宁县特委机关从永和湖乡转移到梅子坑胡屋,在这里,中共兴宁特委领导蓝胜青、曾不凡、刘光夏、陈瑞华、卢惊涛等曾在这里办公。于1927年9月曾在此地聚集茅圹、小洋、湖尾、墨池等乡农会赤卫队举行革命暴动,攻占兴城,成立了广东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从此,梅子坑成为兴宁革命斗争的摇篮。1928年重阳节晚上,梅子坑胡屋召开五县联席会议,商讨联合暴动,后被发觉,遭反动军警围捕,兴宁县特委书记蓝胜青在此战斗中牺牲,从此,中共县委机关遭破坏,胡屋被焚。但革命斗争从未间断。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谭学金等劳动保险者从事革命斗争,在本村司角里成立据点,梅子的人民为共和国诞生作出贡献。

经济发展梅子村山林茂密,建有三个中小型水库,担负下流地区排灌工程,确保平原农业稳定高产。在省、市农业、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梅子村开展百亩“水稻高产”等项目示范的成功,早造亩产达1500斤,为保持“吨谷镇”起到示范作用。梅子茶以其“香、甘、滑”而外负盛名,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梅子坑兴办了佛祖山矿泉水,供应各地,受到消费者的信赖。梅子村在兴宁市委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实施党的建设固本强基,配合建设神光山森林公园为契机,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将会建设得更好。

2、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梅子村梅子村隶属于拉市乡海东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拉市乡东南边,距离海东村委会1公里,距离拉市乡1公里。国土面积6866亩,海拔2450米,年平均气温11.5°C,年降水量11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2120亩,其中人均耕地2.73亩;有林地4446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88户,有乡村人口778人,其中农业人口778人,劳动力2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0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4.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1]。

3、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梅子村赶水镇梅子村是全县有名的煤矿采空区和易旱地方。在今年百年不遇的干旱中,全村11个社995户3774人2200头牲畜缺水更加严重,700亩水稻几乎无收,其中374亩绝收,在土农作物焦黄一片。面对肆掠的旱魔,村党总支应对旱情,带领全村人民抗旱救灾,巩固和发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

梅子村党总支现有党小组11个,91名共产党员,其中苗族党员2名。该村地处松藻煤矿结合部,是有名的采空区和易旱区。在干旱面前,村党总支及时召开村支两委专题会议,研究抗旱工作,落实责任。之后,召开全村党员、干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干旱面前,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并以此来检查先进性教育成果。在党员中开展了“争当群众的主心骨,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竞赛活动,91名党员自觉地投入了到此项活动。每名党员联系1—2户群众,助民抗旱,开展自救。

该村党总支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开展自救。该村1社缺水严重,但在2公里外,村河坝沟山坪塘有水放不来。对此,村总支负责人与梅子山泉矿泉水桶装公司联系,得到支持,该公司捐资1万余元,购买了水管等材料,群众投工投劳,经过全社的共同努力,终于将2公里外的泉水引入了农家,解决了1社60余户2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2].

4、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周田镇梅子村梅子村位于会昌县周田镇206国道旁,毗邻九二工业基地。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2433人,耕地1097亩。该村境内猴子寨、曲水坑地域蕴藏丰富的锡矿资源。近年来,村委会着力抓好民生工程,新修水泥路6.3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并解决6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32户农民新建的民房全部达到了抗御6级地震的标准房,成为全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