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珍(1528-1611)字汝聘,又名见麓,江西奉新奉化乡(今上富镇)石溪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卒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终年八十四岁。墓在石溪寅山,逝世时中翰左光斗奉命谕祭,留石溪山中二个月,东林党领袖邹元标写墓志铭。县城立有三代尚书坊,为吏部尚书蔡国珍及其祖和父而立。至于蔡国珍的为人,史称他素以学行称,风力虽稍逊,但情操自持甚高,为时望所属,这可以作为他一生的精神风貌的概括。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一五五六年)进士。严嵩与之同里,当国时,欲罗致门下,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迁福建提学副使。以母丧归。居家二十年不出。万历十一年(公元一五八三年)起为故官。累迁吏部尚书,屡疏乞休,乘传归。家居十三年而卒,谥恭靖。国珍以举行有名当世,著有《怡云堂集》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五岁时便能说出惊人寄语来,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中举人时,别的考取的人都请吹鼓手吹吹打打,伴送回乡,以壮声势,只有蔡国珍一个人不这样做,独个儿骑着一匹马,静悄悄地从小路回家,不惊动别人。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春,会试后刚放榜不久的一天,那个实际上掌握了宰相大权已十二年之久的阁臣、武英殿大学士严嵩,这了植党私营,企图拉拢一批新进之士,便在他的府第大张筵宴,请来了一批今年新中的进士参加他的宴会。蔡国珍作为他的同乡,当然也在宴请之列,宾客按年龄依次入座,蔡国珍由于年纪最轻,坐在与主人相邻的席位上,酒筵快散时,严太师乘兴向各位进士夸耀道:“我这件蟒袍是皇上赐给的,已穿了十一年了。”所有的进士个个都带羡慕的眼光,啧啧称赞严嵩受皇上恩典的洪福,生活艰苦朴素的美德,唯有年轻的蔡国珍刚正不阿,看不惯这种欺世盗名、装腔作势的模样,便话里带刺地说:“你相公相业盖天下,哪里会只有这么一件衣服呢?”这话象利剑一样,直刺严嵩的胸膛,但多年来酬世的经验告诉他,要圆滑些,只好苦笑着说:“蔡先生的话很对,很对”。严嵩想象这种锋芒毕露的人,一定要罗致到自己的门下,于是多次给蔡国珍引荐官位,可蔡国珍已洞烛其奸,考虑若在北京待下来,终究会受到严嵩的制约,于是主动要求到南京任职,初任南京刑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