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林场位于铁力市区东部,场址距市中心8公里,隶属于铁力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8°04′16″—128°16′17″,北纬46°55′46°—47°02′45″之间。北靠兴隆林场,南与铁力市工农乡及桃山镇农业区相邻,东、东南与桃山林业局接壤。行政区域属铁力镇境内。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属低山丘陵地带,地貌形态东高西低,东部地势较高,海拔高度400米以上,中西部为丘陵漫岗,坡度较缓,地势起伏绵延。
河流:境内分布有头道河和二道河,均属于松花江水系、伊吉密河支流。
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水集中,气候温热,湿润;春秋两季天气多变。无霜期116天左右,年降水量641毫米,年平均积温2400℃,日照时数2400小时。
土壤:林场土壤多为潜育暗棕壤 ,土壤厚度为20cm左右。
植被:属小兴安岭植物区系,主要乔木树种有杨树、椴树、桦树、柞树、白桦、黑桦、枫桦、榆树、水曲柳、落叶松、樟子松等,灌木有榛子、忍冬、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苔草、党参、刺五加、五味子、串地龙等,菌类有黑木耳、元蘑、榆黄蘑、榛蘑等10多种。
野生动物:主要有鹿、狍子、狼、野猪、黑熊、狐狸、貂、山鸡、大雁、飞龙、野鸭等。
社会经济情况
林场现有职工398人,其中党员101人。固定资产148万元。施业区内有3个自然村,道路密集,交通便利。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930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737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77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08公顷,无林地4274公顷,苗圃21公顷。非林业用地1972公顷。森林总蓄积1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8%。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2087公顷,蓄积10.7万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5.2%和67.2%。主要林分类型有阔混面积983公顷,蓄积5.1万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47.1%和47.6%;山杨林面积661公顷,蓄积3.6万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29.2%和33.6%;珍贵硬阔混200公顷,蓄积6013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5%和5.6%;萌柞、白桦、椴树林面积243公顷,蓄积13304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11.6%和12.4%。
人工林面积688公顷,蓄积5.2万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4.8%和32.8%。主要林分类型人工落叶松林面积519公顷,蓄积4.9万立方米;人工樟子松、人工杨树林、经济林面积计169公顷,蓄积2738立方米,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24.6%和0.5%。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林业用地面积7378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546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4%。生态公益林中重点生态林面积126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7%;一般生态林面积420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商品林面积191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6%。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始建于1962年,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30万立方米,人工造林1500公顷,每年退耕还林100公顷,以保护天然林为重点,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
职工养牛450头,养羊300只,养猪320头,养鸡6000只,养鱼80万尾,生产黑木耳5万袋,种植果树40公顷,种植平贝20公顷,种植大豆1000公顷,年利润100多万元。
发展方向
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实行封山育林和私有制造林两种形式来培育森林资源,10年内天然林面积可达2400公顷,人工林面积可达2000公顷,总蓄积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9.8%增长至44.8%。通过科学管理,依法管护,创造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巩固和扩大“两牛一鹿”养殖规模,力争在大鹅、林蛙、林冠下养鸡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对山野菜和北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形成五业兴旺,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
发展项目
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本着宜林则林, 宜农则农, 宜牧则牧的原则,3年内修复场区至半拉山主干道,改善生产作业条件。退耕还林面积每年100公顷。计划到2005年开发水田40公顷,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00公顷,北药开发面积40公顷,其中平贝20公顷,人工栽种五味子面积20公顷。建成肉牛、奶牛养殖基地6处,每年养牛存栏数达到1000头以上。拟把黄龙陵园建设成集园林式公墓、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森林公园,探索开发冬季滑雪旅游项目,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林场场长:王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