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东北范围外东北是指外兴安岭(斯塔诺夫山脉)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加上江东六十四屯和库页岛及其附近附属领土,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广义的外东北也包括贝加尔湖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部分(尼布楚条约割让),“外”字和该地区的地域轮廓相似,“外”左边的“夕”象征该地区的大陆部分,而右边的“卜”则象征库页岛。
古代朝代统治这些地方在历史上曾先后为夫余、室韦、黑水靺鞨、女真等部族与唐朝、辽朝、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政权所直接管辖。到了19世纪,俄虏经过不平等条约,逐步地取得了这片相当于中国九分之一面积的土地。完全统治外东北的朝代有金、元、清。而唐朝,辽朝,明朝亦曾一度控制这一地区。
外东北特征

外东北自古就是我国领土,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是70多万平方千米,占外东北面积的70%,覆盖率非常高。外东北战略位置很重要,北达外兴安岭,南抵黑龙江,东南和东部临鲸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东有库页岛。外东北以前是游牧民族肃真、东胡、鲜卑、夫余等的发源地,唐朝平定室韦、勿吉后占据了外东北大部分,属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辽属上京道,元朝大部分归辽阳行省,明朝归努尔干都司和女真族。清朝时,一部分属黑龙江省,一部分属吉林省。沙俄和中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外东北是中国领土,而一百年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及《中俄北京条约》,外东北被迫割让给俄国。日俄战争时,日本侵吞了全部库页岛。后来,又给苏联一半,双方各占一半。二战时,苏联夺回了库页岛,库页岛现在归俄国管辖。
关于外东北的条约尼布楚条约
1689年,中国跟沙俄签署第一份关于边界的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中明确表示整个外东北皆是中国领土。该条约是中国及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1.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2.雅克萨地方属于中国,拆毁雅克萨城,俄人迁回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得擅自越境,否则捕拿问罪。十数人以上集体越境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

3.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4.双方在对方国家的侨民“悉听如旧”。
6.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
7.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1858年5月,沙俄乘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威胁北京之际,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穆拉维约夫率领兵船多艘驶至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向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提出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宣称以黑龙江为边界,如果不从,俄国将联合英国对华作战。双方交涉时,俄国兵船鸣枪放炮,以武力相威胁。5月28日,奕山被迫与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这条条约威逼中国以黑龙江为边界、江东六十四屯由中俄共同管理,可是在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把整个外东北归于沙俄。1900年发生义和团运动,俄国趁中国无暇兼顾东北情势,派兵予以占领江东六十四屯。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条约及中俄在1840年到1911年签订的条约都是非法和不平等的。
中苏国界东段协定
1919年,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发表致中国国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废除沙俄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令到中国对外东北的主权恢复了一丝的希望。但自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否认之前的宣言,拒绝将这片领土归还给中国。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曾进行过一次国界公布,除江东六十四屯外,已承认苏联对外东北的所有权。1991年,时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江泽民,与苏联签署中苏国界东段协定,这协约确认了苏联对外东北的统治,并确认黑龙江是中俄的国界。
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关于航行权的规定有:
第八条:“缔约双方同意,各类船只,包括军用船只,可从乌苏里江经哈巴罗夫斯克城下至黑龙江(阿穆尔河)无阻碍地往返航行。航行规则由双方主管部门制定。”
第九条:“苏方在与其有关方面同意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者)可沿本协定第二条所述第三十三界点以下的图们江通海往返航行。与此航行有关的具体问题将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16日,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该条约第六条规定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这里的缔约双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弃了被沙俄用不平等条约强占的外东北和1900年被武力强占的江东六十四屯,只有苏联建国后占领的黑瞎子群岛(抚远三角洲)的一半得以归还中国。但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仍未放弃声索江东六十四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