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北83公里处的熊耳山下有个风景秀丽、奇石遍布、古文化遗址多处,花果飘香

的乡镇——秋扒乡。该乡辖9个行政村,86个居民小组,2466户,10721人,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河南省省道旧祖公路穿乡而过,在乡境内绵延1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秋扒乡地处伏牛山腹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地下矿藏丰富,初步探明,铁矿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在30%以上,易采易选。该乡处在潭头至狮子庙的黄金带中间,有大量黄金储藏。
温湿的气候和奇特的地势,造就了秋扒乡的锦山秀水,奇峰、异洞、山泉、瀑布、峡谷、怪树、丑石、渊潭、秀竹、丽草,景观遍布,风景如画,形成了秀美靓丽的秋扒风光:石门寨险奇峻拔;鸭石沟飞瀑迭岩,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秋扒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栎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共有木本植物70余科,300余种,国营大坪林场建于该乡境内,共有经济林32种,主要是仁用杏、核桃、板栗、山芋肉、油桐、柿子等。其中,仁用杏、沙梨、山芋肉基本形成规模。黑沙梨有生津止渴,止咳之功效,并能保肝、助消化、增食欲,被誉为保健珍品,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具有广阔的开发加工前景,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0%,是栾川县黑木耳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山坡面积大,中药材贮量极为丰富,全乡有中药材125种,主要品种有二花、连翘、猪苓、山芋肉等。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亿万年前,恐龙在这里休养生息,留下了大量的各类化石;万余年前,先民在这里生活,留下了珍贵的仰韶文化遗址;二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和古战场遗址显示了这里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这里勤劳淳朴的民风,这里的人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秋扒烧饼秋扒乡最有特色的当属“秋扒烧饼”,该小吃历史悠久。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出使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
秋扒烧饼的制作工具颇具特色,即秋扒炉鏊。其上下为炉,中间为鏊,在鏊内放入制作的饼在适宜的时间内烧烤而成。制做手艺为用专用熬子加火烧热,将发好的面块圆成饼状,放在熬子上烙干后,再放入炕箱内炕至上面起泡呈金黄色后用油涂抹其上,再撒上芝麻炕之即成,趁热食之其味香嫩可口,回味无穷,或加入卤肉食之更有独特风味。其历史悠久,千年以来在洛阳豫西县区嵩县,栾川,卢氏一带久有名气,是宴请宾客,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炉鏊烧饼的来源可追溯到高宗年间,皇上50大寿庆典以山珍海味宴请文武百官,此时有一绝代丽人手捧玉盘上前献饼。天子尝后,感觉香嫩可口,回味无穷,于是龙颜大悦,赐给黄金百两,锦缎千匹,亲封她为御膳“制饼能手”,岁岁携饼朝贡。时至今日,栾川县秋扒乡有张爱琴等十几位制饼行家,从事地方烧饼行业数十年,弘扬地方饮食文化,潜心研究,吸收前任制作技艺,博采众长,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成套的制作工艺流程,使烧饼盖上附有上等芝麻,抹以优质蜂蜜,使之黄、焦、柔软。边成白色,刻纹成浅黄色,底部呈微黄色;刻以旋转刀纹,烧饼柔软如眠,从而达到色、香、味、型俱佳,深得各类宾朋及游客的赞许。
历史文化遗存1、白云寺洛阳市栾川县秋扒乡之古刹白云寺,背倚千仞白崖,高耸入云。古刹始建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70年),与洛阳白马寺(始建于公元68年)是同时代建造的姐妹寺,距今约2000年,现存四块碑碣为证。
昔时,晨钟暮鼓、僧众诵经礼佛声闻十里开外,香火鼎盛乃豫西一大名寺。土改期间一度遭到破坏,后毁于文革时期,有居士尚记古寺对联:红尘滚滚苦海无边,白云悠悠回头是岸。
今日,古寺在遗址旁边重建,原遗址依然保存。2、仰韶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河南省和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秋扒乡存在多处仰韶文化遗存,如官坪遗址,曾出土多件古人类石器。

3、恐龙化石群2007年,古老中原的大地上,出现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恐龙化石群:黄河巨龙、栾川盗龙……其中,栾川盗龙(学名Luanchuanraptor)是在中国发现的一属驰龙科恐龙,年代为上白垩纪。它的化石是在河南省栾川秋扒组发现的部份骨骼,包括有四颗牙齿、一根额骨、一节颈椎、一或两节背椎、17节尾巴脊骨、肋骨、人字骨、肱骨、指骨及爪、部份肩胛骨及骨盆,并其他零碎的骨头,都是来自中等身型的驰龙科。这些化石编号为4HIII-0100,并存放在河南地质博物馆。它是首类在远离中国东北部或戈壁沙漠的亚洲地区发现的驰龙科。模式种是河南栾川盗龙(L. henanensis),由吕君昌等人于2007年描述的。
早在1972年,秋扒乡乡民在修建一个小型水库时,发掘出5枚硕大的动物牙齿和一些骨骼化石。后经董枝明先生研究,确认其为霸王龙牙齿,并命名为“栾川霸王龙”,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霸王龙。其实相对于北美的霸王龙来说,栾川霸王龙跟史前蒙古的特暴龙更为接近。所以后来,有学者将栾川霸王龙归入特暴龙属,改名为“栾川特暴龙”。4、古墓葬群、古战场遗址二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和古战场遗址显示了这里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 秋扒乡鸭石村村民曾在农田发现古兵器——戈。
秋扒特产1、黑木耳秋扒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
秋扒乡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9℃。温湿的气候和奇特的地势,加之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0%,是栾川县黑木耳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秋扒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2、仁用杏

仁用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富含的VB17具有治癌、防癌等功效3、树型二花二花又名金银花、双花、金花、银花和忍冬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
秋扒乡山坡面积大,中药材贮量极为丰富。秋扒二花型大、色正,又称“树型二花”。其中,秋扒西坡“树型二花”种植面积初具规模。4、菊花枕秋扒菊花枕,采集崇山峻岭之野菊花,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5、槐米保健茶秋扒槐米,于夏季国槐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制作而成。槐米保健茶,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槐米茶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秋扒资源1、矿藏资源秋扒乡,地下矿藏丰富,初步探明,铁矿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在30%以上,易采易选。该乡处在潭头至狮子庙的黄金带中间,有大量黄金储藏。2、森林自然自源秋扒乡森林资源丰富,栎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共有木本植物70余科,300余种,国营大坪林场建于该乡境内,共有经济林32种,主要是仁用杏、核桃、板栗、山芋肉、油桐、柿子等。其中,仁用杏、沙梨、山芋肉基本形成规模。黑沙梨有生津止渴,止咳之功效,并能保肝、助消化、增食欲,被誉为保健珍品,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具有广阔的开发加工前景,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0%,是栾川县黑木耳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山坡面积大,中药材贮量极为丰富,全乡有中药材125种,主要品种有二花、连翘、猪苓、山芋肉等。
秋扒风光秋扒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熊耳山脉横穿全境,最高峰李岗寨,海拔1975.4米,为栾川县与洛宁县的分界岭。这里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山有李岗寨、无影山、石门寨、毛公山、流壁崖、神仙岭等。秋扒的主干河小河,自雁坎村入境,横贯全乡,至小河村纸房组出境,流入潭头镇断滩,后注入伊河。境内流程10公里,主要支流有北沟河、嶂峭河和鸭石河,均为常年性河流。秋扒乡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9℃。
值得一观的是秋扒红叶,每年金秋,飞红流丹,煞是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