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释义提示性释义:指某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中楼价飞涨的状况。
例句:11月18日,深圳全市新房仅成交68套。连续多月飙升的高房价开始有价无市,已经被楼疯逼得走投无路的潜在买家进入观望状态……
出现原因1、“经营城市”:地方政府放纵房价
开发商为何能轻而易举地形成价格联盟?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做法,事实上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托市”之效。为拉动内需,各地都出台了鼓励购房的措施,譬如实行买房退税、贷款优惠等。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剑走偏锋”,纵容了房价节节高涨。
2“追涨杀跌”:炒家哄抬房价
当股市跌破时,人们才幡然悔悟,乐观是多么的盲目。商品房成了一些人的投资品,炒家将楼市当作了股市。起先还是外来“炒房团”活跃于楼市,随后,在身边“谁买房谁赚钱”的诱惑下,手上稍有闲钱的人甚至是普通人家也蠢蠢欲动,加入投资商品房的行列。
3、信息垄断:抢占话语制高点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在或明或暗的“赞助”“邀请”下,频频出现在各种论坛、媒体上,只说一些利益集团需要他们说的话,宣传房价看涨的种种理由。
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上,一个庞大的房地产利益集团正在形成。开发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专家学者”、房地产研究机构以及部分媒体联手,占据行业话语制高点,并形成一个行业性的“话语链”———当央行规范房地产业资金运作的文件一出台,他们就开始“研讨”、抛出“高地价导致高房价”;当央行提示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严格审贷时,他们说:“融资成本增加,房价将会增长”;当有人警告房价虚高应该降温时,他们大加反驳说:“中国房地产绝无泡沫,至少也可以繁荣20年”;当“新国八条”出台时,他们甩出“不能搞行政一刀切,还是要重市场调节”……总之是只唱房价看涨“同一首歌”。
4、境外资金惹了多大祸
境外资金为何选择房地产市场作为其登陆中国“淘金”的首选场所?业内人士分析,一是预期上海商品房有增值潜力,二是博弈人民币升值。具有投机性、逐利性和短期性特点的“热钱”在汇率平稳时,获取房地产收益;一旦汇率发生变动,“热钱”抛售物业,结汇流出,获取房价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后的双份收益。
而随着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政策限制的基本消除,境外资金进入内地楼市几无障碍。房地产市场上已出现一些海外人士一个人买下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的异常现象。
5、价格联盟:开发商拉高房价
一些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中介之间,合谋制造虚假信息,相互联手抬价,逐层加码,利益共享。另一方面,价格同盟在所谓的“定价策略”方面也有体现:几乎所有新楼盘开盘,都会以周边已售或待售房价作为定价参照,相互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