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变质作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洋底变质作用[1](ocean floor metamorphism)指洋中脊附近的岩石由于受到来源于洋中脊地幔对流的热和自上而下的热卤水的影响发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自上而下主要为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深部也可出现角闪岩相,为低压相系,由于洋底扩张洋底变质作用的岩石遍布整个洋底。这种变质作用规模较大,可使大洋中脊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不具片状构造的变质岩石。有人根据磁异常的型式判断,洋底玄武岩层的厚度可能只有0.5~2.0千米,下伏岩层便是退磁的主要由变质的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这些岩石包括变质玄武岩、变质辉长岩、含韭闪石蛇纹岩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