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资料袁徽(153—252),三国时期魏朝官员,一生忠于曹家,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忌恨。

个人资料字:曜仁

生卒:153—252(100岁)

籍贯:豫州陈郡扶乐[今河南省太康市西北]

官职:郎中令、光禄大夫

功绩:为人正直,有勇有谋(《三国志》评价)

家族资料父:袁滂

母:黄氏

妻妾:朱氏 赵氏 刘氏 李氏等

兄弟姐妹:袁霸袁涣袁敏

子:袁经 袁忠 袁效袁明

侄:袁侃袁奥袁准

孙:袁籴 袁盍 袁覭 袁茀 袁垲 袁脦 袁躛

曾孙:袁柪 袁囲 袁弡 袁晍 袁硻等

后代:袁崇焕袁世凯袁捷等

历史年表

袁涣(149—218)之弟,曾避乱交州。曾经评价许靖为“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他写信给尚书令荀彧(163—212)说:“交址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羇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后经荀彧推荐,入朝为官,有奇谋,封郎中令、居安侯。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187—226)篡汉后,封中尉。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204—239)即位后,升任光禄大夫。正始年间(240—249年),因年过九旬,而受到特权待遇。正始十年(249年),七十一岁的司马懿(179—251)篡权,诛杀曹爽一家。九十七岁的袁徽出面职责,而遭忌恨。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其子司马师(208—255)掌权,袁徽要求让皇帝曹芳(232—274)亲政,险些被杀害。袁徽因曹氏无权而十分忧虑,因此患疾。嘉平四年(252年)正月,袁徽在家中病逝,享年一百岁,死前谓家人曰:“吾年五十一,方出道,幸奉武帝(曹操)之时,吾不得效忠,使司马氏专权,无颜面武帝、文帝、明帝于地下!”言罢,含恨而死。司马师听闻,谥其曰明侯,并封他的曾孙袁柪(198—280)为尚书郎。

袁徽与曹操建安八年(公元203年),袁徽经荀彧推荐,任郎中令。曹军攻袁尚于邺城,袁尚坚壁守叠,久攻不下。曹操纳郭嘉之计让二袁自行内斗而先还许都,使张辽与乐进攻拔阴安,迁徙其民至河南,袁徽担任监军,出奇谋、立大功。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袁徽被黄盖俘虏,五花大绑,押至军营,誓死不降,黄盖念起忠诚,没有杀害。三天后,袁徽磨断绳索,逃回曹营,曹操很高兴,赏他金银、俸禄。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讨伐马超、韩遂,袁徽随从献计,曹操赞曰:“曜仁之才,时天英也!”封其为丞相长史,与司马懿等同。此后,曹操经常与袁徽论谈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重于洛阳,嘱托曹丕:“汝事袁公,需如父也!朝野之中,无人忠及他!”

《三国志》记载霸弟徽,以儒素称。遭天下乱,避难交州。司徒辟,不至。袁宏汉纪曰:初,天下将乱,涣慨然叹曰:“汉室陵迟,乱无日矣。苟天下扰攘,逃将安之?若天未丧道,民以义存,唯强而有礼,可以庇身乎!”徽曰:“古人有言:‘知机其神乎’!见机而作,君子所以元吉也。天理盛衰,汉其亡矣!夫有大功必有大事,此又君子之所深识,退藏於密者也。且兵革既兴,外患必众,徽将远迹山海,以求免身。”及乱作,各行其志。

历史评价曹操:袁公有德!汝(曹丕)事袁公,需如父也!朝野之中,无人忠及他!

陈寿:徽以儒素称,为人正直,有勇有谋。

司马懿:袁徽老臣甚忠有德,不可迫害!

毛泽东:我身边有个像袁徽一样的人,也就够了!现在需要这种人啊!

袁徽——三国时期的硬汉袁徽,是三国时期的硬汉,他从51岁起,至100岁逝世,一直效忠于曹氏,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子孙后代他曾孙袁囲(200—267),在泰始二年(266年)因反对司马炎篡魏称帝被贬官,次年便忧愤而死,享年68岁。

明朝末年的抗清名将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就是袁徽的后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