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徐晋如简介徐晋如,当代知名青年诗人、学者,1976年12月27日生,字康侯,号胡马,

江苏盐城人。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96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自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来,唯一一个在本科期间读过清华北大的学子。2005年,跳过硕士阶段,以同等学历考取中山大学古文献学博士,成为岭南著名学者陈永正教授的关门弟子。

自2007年9月起,任中华诗词研究院(该组织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由著名企业家王功权投资)研究员。2008北京中华诗词(青年)峰会筹备委员。曾任清华大学静安诗词社社长、北京大学诗词协会会长、中山大学岭南诗词研习社社长。

2009年9月,执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

治学领域主要有三方面:政治儒学、诗词学、京剧学。

作品列表个人主要著作:

1.《胡马集》(澳门学人出版社,2002)

2.《人苏世——北大第一保守派思想文录》(台湾风云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5)

3.《红桑照海词》(澳门学人出版社,2007)

4.《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即《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修订版,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9;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

6.《忏慧堂集》(海南出版社,2010)

7.《红朝士林见闻录》(自2006年起在网上连载)

主编著作《纳兰一派》(现代出版社,2002)

《解毒于丹——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和庄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此外有学人诗词丛书《忏慧堂丛刻》、当代名家词丛书《词乡校丛书》等著。

争议事件1、少年作家胡坚希望以自己的小说敲开北大的大门,徐晋如撰写《当平等妨害公正的时候》予以痛击,并激烈批判了北大副教授孔庆东。孔庆东以《当又一瓶硫酸向我孔庆东泼来》予以还击。

2、撰写《忘掉岳飞,好好过自己的生活》,痛斥民族主义思潮,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应该学会“对自身权利和尊严投以深切的关注”。被认为是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反对民族主义的代表。

3、美国准备攻打伊拉克时,徐晋如携手青年学者余杰,共同发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声援美国政府摧毁萨达姆独裁政权的声明》,引起海内外媒体关注。

4、2003年,主编《清华第一,北大第二》,提倡老清华精神。区辨了两种自由:“清华人的自由和北大人的自由”,清华人的自由是现代人的自由,北大人的自由是古代人的自由。又认为梅贻琦的通识教育优于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5、曾于清华大学门前殴打一名老年乞丐,2003年他在网络上言及此事,引发争议(徐晋如事后自称,他殴打老年乞丐,是因为对方羞辱知识分子)。

6、在其著作《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中(二版更名为《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强调《国风》由贵族创作,中国文学的源头在士大夫不在民间。其理论基础,根源于《毛诗》,也是对方孝岳、朱东润等学者观点的进一步发挥。按诗经不起源自民间,本是“学术界”(此处的“学术界”,特指徐晋如所认可的学者圈子)几近公认的结论,但徐晋如由此遭人斥骂,被天涯娱乐派网友戏称为“士大夫同学”。

7、认为媒体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是对传统经典的亵渎,导人向“贱”而非向上,于是发起“十博士批于丹”事件。

8、与网络诗人伯昏子联名发表《优秀青年诗人反对声韵改革的声明》,对以中华诗词学会为代表的主流诗坛进行猛烈抨击。

9、与著名学者李辉携手,批驳“国学大师”文怀沙,言辞激烈。文怀沙的“忘年交”,“书生霸王”赵缺在《北京晚报》发文,称徐晋如“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文学青年”,是哗众取宠的“文坛宋祖德”。

10、提出二十世纪真正的国学大师只有康有为、钱穆、潘光旦,包括陈寅恪、王国维在内的名学者都不能算国学大师。

11、2008年湖北高考爆出“最牛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此文以古体诗形式书写,获众多人的赞叹。但徐晋如发表一篇对此文的评论,逐字逐句找出此文漏洞并进行严厉批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