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指与殖民体的新诗相对的中国古典文体,包括诗、词、曲。这个词最早见于卢弼先生为胡先骕先生诗集所写的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很多人对新诗界把诗、词、曲蔑称为旧诗不满,于是首先由广东学者周锡(韦复)先生发难,提出国诗的概念。学者徐晋如在他的博客中作了如下表述:

产生自古典中国,却在现代社会依然葆有其美妙青春的诗、词、曲,是我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体,她是以“韵”、“声”、“调”三位一体为基本特征的诗体,不仅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心灵寄托,也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抒情达意的平台。而作为她的天敌的新诗,其实毫无民族性可言,是民族虚无主义和殖民意识的产物。这是新诗九十年最大的秘密。为了让这种向西方乞灵的殖民心态不再侵污当代人的心灵,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有必要厘清新诗背后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诗、词、曲应该统称国诗,也只能统称国诗,只有这个称呼,才配得上她作为全民族共同诗体的身份,也只有这个称呼,才能把新诗殖民化的本质暴露于阳光下。

国诗

也是中国的传统

中国的文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