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2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王东原、居正、王云五等军政要人的题词额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受降旧址 :建于1938年,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1945年8月21日至9月8日,何应钦在这里举行了震惊中外的日本投降典礼,签发了载有投降详细规定命令备忘录24份,部署了全国十六受降区102处缴械点的受降工作;收受处理了与蒋介石、冈村宁茨、冷欣等人来往电函40余份;确定了日本投降各项具体条款,受降签字时间、地点,完成了接收日军投降全部实质性工作。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
芷江受降纪念坊座落在湖南省芷江县飞机坪边的七里桥磨溪口旁。原坊建于日本投降后两年的一九四七年二月,“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毁坏,一九八五年人民政府在原址上按原坊原样重新修建。全坊为水泥建筑,四柱三拱门,高八点五米,宽十点六四米,结构雄伟,气势巍峨。
离坊不远处为当年的洽降会场,虽是简单的平房,但它是使敌人俯首乞降的光荣圣地,现在也按当年日本乞降特使今井武夫乞降时的桌椅位置原样摆设,标明我方受降代表座位与乞降代表今井等的座 受降纪念坊上,原书有多幅气壮山河的题额和对联,现在也按原样书好
芷江受降坊 “烽火八年起芦沟;受降一日落芷江”。 从怀化西行十五公里是芷江七里桥,在那有华夏唯一纪念抗战胜利受降标志性建筑------受降纪念坊。 纪念坊有许多民国政要的题词,正中央中正的“震古烁今”很是醒目。纪念坊里面是受降旧址,是保存较完好的三十年代兵营式木结构建筑。在五十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日,侵华日军代表在此向中国政府交出兵力分布图。在这里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辉煌一页。受降纪念馆的右边有一块很高很大的纪念碑,碑文主要是庆典抗战胜利的丰功伟绩,全文写得很是感彻心腑,让人看了不由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