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戈米沙 (“米沙”在俄语里就是小熊的意思)
『出生日』1992年5月17日
『国籍』中国
『血统』他的曾祖父是中国人,曾祖母为俄罗斯人。另外,他的奶奶是朝鲜人。父亲戈军曾是花滑国家队的选手,而母亲作为血统纯正的俄罗斯人,曾是俄罗斯国家队的选手。
『梦想』代表中国参加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我现在还小,到那时候我21岁,正是最好的时候,”戈米沙说起将来的梦想,深邃的眼睛眯起来,“我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我的梦想是奥运冠军。”)
『爱好』音乐,电影和运动。台球,特别是九球,经常在训练完和队友在俱乐部里玩玩。保龄球也比较喜欢!
『偶像』普鲁申科(由于母亲戈·拉丽莎也曾是俄罗斯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因此他们和普鲁申科非常熟,关系很好。小戈米沙自从练上滑冰后,从普鲁申科那里得到了很多指点。普鲁申科也非常喜欢这个中俄混血的小男孩,不但把自己比赛用的音乐送给戈米沙,还将自己的自传送给他看。)
『就读学校』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一家国际学校
『家庭组成』父亲:戈军,有四分之一的俄国血统,长春人。曾是中国花滑队选手,获得1988年全国冠军赛冰舞亚军。17岁时,去苏联中央体育学院留学,随后与同班同学戈拉丽莎结婚。目前是米沙的教练。
母亲:戈·拉丽沙,俄罗斯国籍。曾是俄罗斯花滑选手,在全国比赛中进入前三名。
祖父:戈沙,朝鲜族,中俄混血(母亲是俄罗斯人)。1931出生在黑龙江边的黑河,17岁时沿铁路去北平学画。在他父亲(就是米沙曾祖父)去世后,母亲(米沙曾祖母)带着妹妹回苏联。
祖母:金月仙,朝鲜族。在米沙的祖父27岁时,与其结婚。
『个人经历』1992年5月17日,出生在俄罗斯。
5岁时开始练习花样滑冰,曾与普鲁申科、亚古丁等俄国顶尖选手同场训练,并得到许多指点。普鲁申科是他的偶像,所以他表演、风格上都不自觉的对普鲁申科进行了模仿。
9岁时参加9岁以下少年组的比赛,拿到了当地乌克兰杯的冠军。同年,随父母回到中国,并正式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北京国际学校的学生。刚开始是在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训练。

2002年的全国少年组比赛中称雄。
15岁时在07-08赛季被选入中国国家队。
2007年中国国家花样滑冰锦标赛,短曲55.98分。长曲(自由滑)《挺住意味一切》,前半部分表现较为拘谨,后半部分的连接步做得很好。艺术表现力和舞蹈是表现内心的,评价非常高。技术水平分44.15,节目内容分57.20,扣分0.00,总分101.35。短曲、长曲共242.33,名列第八名。
2008年01月04日,07-08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在北京世纪星滑雪场举行。戈米沙参加了男子单人花滑比赛。然而短曲比赛(西班牙《弗拉明戈之歌》)他只得到42.38分(技术水平他得到最低的20.18分,在节目内容上他的24.20分却在首组出场的5名选手中位列第二。),排在最后一位,但现场观众对他的喜爱却是最多的。长曲得到38.80分,最终未能进入前十。由于第一次参加全国冬运会,兴奋和紧张使他在比赛中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所以成绩并不理想。比赛结束后,小戈米沙显然有些沮丧,他也曾经参加过全国大奖赛的比赛,但首次面对这么多观众,不免感受到一些压力。虽然成绩一般,戈米沙在赛场上的表演得到了观众和裁判的一致肯定。
2008年4月4日,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在北京亦庄世纪星滑冰馆举行。首先进行的短曲中,表现出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音乐冲击力极强,而且舞蹈表演对音乐的
诠释也非常到位。可惜的是,他在技术方面明显比较稚嫩,比赛中竟然出现了连跳摔倒的遗憾,导致裁判将他的技术分打得很低,仅排在第七名。
2009年1月10日,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暨第十一届全运会花样滑冰预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戈米沙夺得了男子单人花滑第六名。
现在戈米沙每天除了四小时的滑冰训练,还得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一家国际学校上学,已经读到初三的戈米沙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俱乐部都人气十足。
『爸爸(教练)的评价』“俄罗斯花样滑冰之所以常年称雄于世界,缘于选手们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和动作编排,这也是中国选手比较欠缺的地方。我和夫人目前都从事教练工作,我们平时训练的重点也是艺术表现力,并很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训练理念和动作编排。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多为中国培养世界级优秀选手,还要把儿子培养成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
『姚滨的评价』中国花样滑冰选手,往往训练刻苦,使得技术非常出色,然而通病是艺术表现力很不到位。而艺术表现力恰恰是外国选手,尤其是出现过众多音乐、艺术天才的俄罗斯选手的特长。典型的代表就是普鲁申科、亚古丁等人。现在,中国花滑二队出现了一个俄罗斯血统、母亲又曾是俄罗斯花滑名将的选手,会不会改变中国花滑艺术表现力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