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掐丝珐琅大佛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大佛塔

【类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

【年代】:清乾隆年间

【文物原属】:清乾隆造办处珐琅作制造。清宫旧藏。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通高231cm,底径94cm。

佛塔为紫禁城东北角梵华楼内陈设的6座巨大佛塔之一。此塔依照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中覆钵塔之式样造型,由日月、宝珠塔顶、掐丝填珐琅梵文13级塔刹、覆钵式塔肚、掐丝填珐琅梵文圆形塔基以及掐丝填珐琅狮纹、金刚杵纹束腰方形塔座等几部分组成。佛塔随设佛窝一座,内置一镀金铜佛。塔座正面镌楷书“大清乾隆甲午年(1774年)敬造”九字款。此佛塔气势宏伟,制作工艺复杂,各部件衔接紧密,据遗存的清宫匠作则例载,佛塔的制作集中了大器匠、掐丝匠、錾花匠、镀金匠、填蓝匠等各种不同的工匠达11种之多。仅此塔造价即耗银近70万两。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和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弘历先后两次下旨烧造大型掐丝珐琅佛塔,每次烧造6座。这12件巨大的佛塔分别陈设于紫禁城东北的梵华楼与西南的宝相楼内,其高度相同而形制各异。这12座雄伟的珐琅佛塔需要众多工匠进行纷繁的工艺协作,工程庞杂,作为空前巨大的珐琅精品,其显示了乾隆年间殷实的国力和高度成熟的珐琅工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