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义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广福义祠(或广福祠),俗称百姓庙(或百姓祠),是香港一间最悠久的庙宇,位于香港岛上环太平山街40号,与磅巷交界,建于1856年(清朝咸丰六年),现已被列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祠中依然存有当年客死异乡的华人神位,不得私下转让。

广福义祠内置有地藏王、太帅等,时有法事颂经,超渡亡魂。广福祠由香港岛的坊众殷商集资兴建,本来是香港华人供奉祖先的祠堂,并为无法运回故乡安葬的先人设置灵位供奉。后来,广福祠也成为了患病华人的收容所。广福义祠早期经营不善,环境挤迫,英文南华早报报道其卫生问题,轰动一时。政府于1869年下令封闭该祠。这引起了香港华人对医疗设施缺乏的关注,催生东华医院的成立。1872年东华医院成立,除了另辟地方作为患病华人的收容所,也将广福祠收归旗下管理[1] [2] [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