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双足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 鲍氏双足蜥

俗名别名 香港双足蜥

英 文 名 Hongkong blind skink

拉丁学名 Dibamus bogadeki

地理分布 香港喜灵洲岛、周公岛和石鼓洲岛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栖息于岛屿上的泥土中。

体形特征 体长17—18厘米,尾长4—5厘米.通身粗细相似,形似蚯蚓,但被覆大小相近的圆鳞,中段一周有鳞片23枚,再生尾尾下鳞51枚,无四肢,仅雄性泄殖肛孔两侧有呈扁平鳍状的后肢一对,后肢长4.7 mm,占头体长的2.6%。无耳孔,眼隐于眼鳞下方。与白尾双足蜥很相近,二者的区别是本种的鼻鳞沟不完整,体形较大,荐前脊椎数较多(136,白尾双足蜥为115-129)。生活时淡紫色或淡紫灰色,不规则地散以深、浅斑点;尾灰白色,头部亦略有灰白色斑点。

食性 以昆虫为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