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举报/纠错

冰川相(glacial facies)是陆相沉积类型之一,是由冰川作用堆积形成的沉积物,形成于年平均温度很低的地区。分布于地史上大规模冰川出现的时期,如中国的震旦纪、第四纪。它是通过冰川携带各种大小不同的岩石碎屑,如巨砾、砾石、砂、粘土等在冰川运动时或消融时直接堆积而成。冰川相又可细分为冰碛相、冰湖相等。冰碛相主要由碎屑岩组成,碎屑呈尖角状,分选差,在巨大的砾块上有冰川擦痕。冰水相由碎屑岩及粘土岩组成,碎屑物具有一定程度的分选,有时还具斜层理。冰湖相则由粘土岩和粉砂岩组成,具带状构造,因此也称“纹泥”。

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202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聯絡我們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