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义建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粗野主义建筑来自50年代初的英国。它主张使用不抹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这样比较经济,同时可以形成一种毛糙、沉重与粗野的风格,给人一种不修边幅但很有力度的感觉。

伦敦南岸的艺术中心和伦敦国家剧院像一件巨大而沉重的雕塑品,一块块的巨大房屋部件,连同粗大而毛糙的混凝土横梁,仿佛是粗鲁地碰撞在了一起,成为“粗野主义”的杰作。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是一座包括讲堂、工作室和车间的大楼。在这里,建筑的功能、结构、材料、设备和交通系统都暴露了出来,外观形式直爽,直率。如在方方正正的高楼下面,伸出两个巨大而沉重的混凝土形体,这是两个阶梯教室,它的尾部翘起,非常惹人注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