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旧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时的元朗旧墟乃乡民进行买卖的中心,村民一般都会在此把农作物拿到元朗旧墟买卖。

康熙8年(1669年)清朝取消迁界令,同年锦田进士邓文蔚获封地设墟。邓氏遂将原来位于元朗河口西岸的大桥墩墟,迁到西边围与南边围之间的地方,今称元朗旧墟。存于庙内刻于咸丰6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庙碑”中亦清楚纪录:“清康熙8年(1669年)大桥墩市场改迁元朗(即元朗旧墟)”,元朗旧墟之拥有者(称为“墟主”)是锦田泰康村邓氏家族。

旧墟是锦田、屏山一带的农产品集散地,墟埸内有长盛街、利益街和酒街三条主要街道,和东门及南门两个出入口,设有各行各业的铺户。每月逢3、6、9日:即农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便是墟期。

20世纪初期,随着元朗日渐发展,旧墟地方已不敷应用,所以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自新墟建成后,旧墟也慢慢衰落。今日旧墟的长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筑物,为称为“满清一条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