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黑石乡一、地理位置
位于皋兰县北部,地处东经103°42′-104°03′,北纬36°23′-36°50′,东邻白银市白银区,南接石洞镇,西连西岔镇、永登县,北邻景泰县。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46公里。
二、历史沿革
原名和平乡,以和平村命名,1958年时属西川公社,1961年由西川公社分出,为和平、大横两个公社。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榆中县和平公社重名,故以驻地黑石川乡更名为黑石川公社,1983年6月改称为黑石川乡。
三、人口民族
总人口21655人,其中男性10938人,女性10717人;总户数5232户;共有5个民族,少数17人,其中藏族7人,满族7人,回、傣、黎族各1人。
四、行政区划
黑石川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
五、气候环境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且长,夏季炎热期限短,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多,光照较短,蒸发量大,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平均无霜期117天,平均气温6.3℃,平均降水量266毫米,且多集中在7-10月。
六、资源物产
水资源有西电和引大水利工程。乡内已知的矿藏资源,有铁、金、铜、铅、锌、银、水泥大理岩、石灰石等。铁:分布于红柳沟,储量415万吨,品位25.5%;金:分布于朵家滩,矿床长5000米,宽500米,厚2米,含量0.2-2.96克/吨;铜、锌、银分布于石青洞一带,铜品位0.57%,储量2.77万吨;银含量17.6克/吨,储量24.5万吨;铅品位0.32%,储量1.8万吨;锌品位0.88%,储量2.8万吨;水泥大理岩分布于车路沟、牛皮洼等地,估计储1543.3万吨;石灰石矿分布于大横,估计储量6644万吨。
七、土特产品
有和尚头小麦、红砂洋芋及小尾寒羊为主的各类优质种羊及羔羊。
八、电力资源
境内有5600千伏、3150千伏、6300千伏、35千伏的变电所4个。
九、乡镇企业
正大万头猪场、兰鑫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蓝天水泥厂、兴元轧钢厂、贵福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吉林省敦化市黑石乡黑石乡位于敦化以北30公里处,东靠官地,南接秋梨沟,西邻黄泥河,北连额穆。全乡幅员面积3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近1万公顷,林地面积1.5万公顷,属农业型乡镇,境内多丘陵山地,中部为河谷盆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一江三河,叉鱼河、黑石河、苏子河、牡丹江。气候属中温带气候区,年无霜期125-130天左右,降水量600-700毫米,素有敦化乌克兰的鱼米之乡美称。
全乡20个行政村,28个自然屯,行政村名称为:南台子、幸福、前屯、后屯、丹南、宋家、安乐、蛤蟆塘、牡丹岗、耕读、万福、新集、插鱼河、东崴子、黑石、朝阳、治安、苏子河、新立、和歌山;总户数3.300户,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万人,农业劳动力5.100人。总人口中朝鲜族794人,占总人口的5.7%,其它少数民族783人,占总人口的5.6%,乡党委下辖29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20个,乡直支部9个,全乡党员401人,其中农村党员302人,乡直党员98人。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3岁,全乡共有支部委员91人。
2006年全乡粮食总产28.318吨,社会总产值实现19.95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00元。
历届班子都将黑石的发展产业确定在农、经、牧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目前“三黄一黑”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即黄豆、黄烟、畜牧业(以黄牛为主)、黑木耳。
“三黄一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出口豆类:2005年全乡种植出口豆类6.000公顷,实现收入4.200万元,2006年种植面积与05年基本相同,在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预计实现收入4.5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出口豆类主要种植区在我乡东南片的10个村,为了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该乡在不断提高服务功能,加大科技投入的前提下,以乡农技推广站为主,坚持常年为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不断引进出口大豆的新品种,广泛推广小垅双行,精量点播种植技术以减少投入,增加收入。
2、烟叶产业,烤烟生产在该乡已发展了20个年头,经过历届班子和全乡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95年被省政府授予“烟叶之乡”。2005年种植550公顷,实现收入700万元,06年全乡种植450公顷;实现收入600万元。为了使烟叶有个大发展,重点在调动广大干部烟农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规范烟叶生产上下功夫,出台优惠政策,筹集资金兑现烟农烟款,推广烟叶种植新技术。
3、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该乡在05年畜牧业大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了畜牧业产业的工作力度,该乡重点在黄牛的品种改良,集约化养殖无特定疫病区建设上做文章,确定养殖方向和目标,重点发展养殖大户。2006年全乡育肥牛超百头的大户10户,养鸡达3.000只以上的户5户,养猪出栏达百头以上的20户,通过这些养殖大户,极大地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2006年畜牧业实现收入1.200万元,促进了该乡畜牧业的发展。
4、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以地栽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是该乡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一产业,我们在农民自主经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协会拉动的方式,协会主要是村党支部全体党员为龙头,吸收全乡240户种植地栽木耳大户为主,主要在信息、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为食用菌户提供服务。2006年在2005年1.000万袋的基础上发展到1.200万袋,实现收入1.500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1.400元。
2006年,“三黄一黑”四大主导产业预计实现收入8.100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左右,农民人均收入达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