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思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波诺提出﹐又叫作“发散性思考”﹐为弥补“垂直思考”之缺点应运而生﹐寻求自僵硬的成规中逃脱出来﹐但并非叛逆而是创新。

对水平思考的争论]

西方思维的基本概念源于2300年前希腊的“三位一体论”,并建立在批判性和争论性的基础之上。

苏格拉底普遍德强调逻辑与辩论。在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有80%都没有建设性的结果。苏格拉底把仅仅指出什么是“错”的作为他的原则。他想通过指出对正义和爱等概念的不恰当运用,而澄清它们的正当用途。柏拉图相信“最后”的真理隐藏在所有现象背后。他有名的比喻就是关于一个被囚禁在洞穴里的人,这个人只能看见洞穴后的一堵墙,洞口燃烧着一堆火焰,当有人走进洞穴的时候,他的影子就被投射到那堵墙上,而这就是被囚禁的人所能看到的全部。柏拉图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我们整个一生中所能看到的只是真理的“影子”而已。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思考加以系统化。从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聚集许多的“盒子”——定义、分类和原理。当我们遇到新的事物时,我们就判断出这些事物应该属于哪一个盒子。有的事物可以一半属于这个盒子,而另一半又属于那个盒子,或者什么盒子也不属于。

结果,西方思维就成了一种考察“是什么”的思维,是由分析、判断和辩论来决定的思维。

这也是一个优良实用的思维系统。但是,思维还有考察“能够成为什么”的一面,这一面包含了建设性思考、创造性思考以及“开创一条往前的路”。

1998年,我受邀在澳大利亚关于展望联邦前景的宪法公约会议上做一个公开演讲。我讲了下面得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把他的汽车一半漆成了白色,另一半漆成了黑色。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做如此奇怪的事情。他回答道:“因为不论什么时候我发生车祸,路两边的目击者在法庭上都会争论看到的车子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这十分有趣”。

会议结束时,主席安森尼.梅森先生告诉我他会记得这个故事,因为在一些争论中,争论的双方常常都是对的,但他们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侧面。

世界上许多文化,甚至是大多数的文化,都把争论看作是侵掠性的,个性的和非个建设性的。因此,许多国家都准备推行“六顶思考帽”的平行思考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