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吴延义,男,1963年1月生。出生中医世家,1981提参加工作,1988年《健康报》“振兴中医”刊授学院学习,现任怀宁县清河乡卫生院院长,主治中医师。从医24年,有《五虎消瘀散外敷治疗骨化性肌炎》、《浅谈黄芪对骨折临床应用》、《单纯中医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等10多篇论文在《中国骨伤》、《中医药临床杂志》等国家级刊物发表。2000年起先后荣获省总工会授予的“自学成才积极分子”、省“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9月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医之路在中医骨伤学上孜孜以求

吴延义出生于怀宁县吴竹林的一个中医世家,16岁随父到江镇医院学医,顶替父职,并拜本地著名的骨伤科老中医江镇医院何采芝、何洪江医师学习中医骨伤。由于只念了初一,古文基础差,晚上常到附近中、小学向老师们求教,坚持白天随师学技,熟记药性药理,晚上写心得体会,自学《本草纲止》、《千金方》、《金匮要略》、《脉诀》、《黄帝内经》、《伤寒论》、《医古文》等医学书籍。为了品透药性,以便准确地运用和发挥药效,常常随父亲背着药篓,翻山越岭采药。1985年吴延义考入怀宁卫校,1986年参加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考试,获中医学徒出师证书。

汲古纳今,殚精创新

他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座右铭,不仅研读中医经典著作,还拜各地名医,切磋商讨医学难题,精心总结,汲取名家精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他还购置医学书籍和专业报刊,从中汲取新的理论、经验和技术。先后在国家、省级医学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临床实践中,他不断汲取祖国医学之精华,集众家之长,汇药草之灵气,自拟处方,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通过20多年临床钻研,研制出了“五虎接骨散”、“五虎消疽散”、“五虎消瘀散”、“五虎温筋散”、“五虎活血散”等小五虎系列方剂,对骨髓炎、痹症、外伤性高位截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化性肌炎等骨伤科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救死扶伤,先修医德

学有所长,悬壶济世,方显医者本色;未修医术,先修医德,是中华医学的优良传统。吴延义深知仅有医术是不够的,接待病人更应和蔼谦逊、热情细心、平易近人。有的病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他就给予心理疏导,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配合医生治疗。他平等待人,前往就诊的不管是巨贾富商,还是平民百姓,都一视同仁。富有的不多收一分钱,来自贫困山区的,他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照顾。他认为“爱心也是重要的一剂良药”。2005提春节,他在医院大门两边写上这样一副对联:“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不管早晚寒暑远近有求必应”。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