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须奥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 锤须奥蟋

俗名别名 山仙子、蛉魁

地理分布 分布南方诸省

繁殖方式 卵生

习性 这种鸣虫如果养到理想状态,成虫期可以达4个多月。不过对于一般新手很困难。说来挺惭愧,我个人记录也没有超过3个月。但它神秘的气质,优美的身姿,悦耳的鸣声,顿挫的音韵,确实令人着迷。

体形特征 体型略扁。大体黑灰色。背板很长,这是奥蟋最明显的特征。常见的凯纳奥蟋,也就是石蛉也具有这种特征。背板的边缘有一条白线。复翅短圆,呈金黄色,有强烈的光泽。腹节背面呈白,灰,黑,三色段。有的个体为四色。层次分明,显得雅致。触须很长,比大黄蛉还要长,达5厘米。尾须非常长,比身体还长的多。基部白色,中段黑色,先端又过渡为白色。爱好者们谓之三色尾。

鸣声 鸣声为特别清晰的金属铃声,比石铃响亮许多。鸣声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急促。22度时鸣声间歇有致,极富节奏感。鸣叫时,长长的触须上下晃动,尾须也随之摆动,金色的双翅举起,一副秀雅飘逸的优美姿态。

护 理 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的蛉虫中最难养的,玩过石蛉的人都知道,这类鸣虫比市面上常见的大小黄蛉,金铃子难伺候的多。一是喜欢湿润,稍微太干的环境几天就完了。可又喜通风,闷湿的环境容易烂足尖。二是头须,尾须太长,最夸张的4色段尾须长达1。7厘米,而且嫩,一般的盒子都不够宽敞。非要直径8.5到9厘米的大号高万体盒才能胜任。否则数日后必定是残容破相,失去观赏价值。三是食物问题,一点甜食都不能喂,特别是甜瓜,西瓜,一沾甜就咬须。最好的食物蒸的绿豆,莲子和泡饭。兼喂少量的熟菱肉。天气转冷可以偶尔喂些蚊子和菜蚜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