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灶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 文 名】短翅灶蟋

【俗名别名】灶蟋,灶鸡

【拉丁学名】Gryllodes sigillatus

【所属类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Orthoptera),长角亚目,蟋蟀总科,蟋蟀科。

【繁殖方式】卵生

【习 性】灶蟋常见于农舍灶台、火炕、火墙的缝隙处,喜温暖,爱夜间鸣叫。

【体形特征】灶蟋体形近似普通蟋蟀,体长约12~15毫米。通体黄褐色。身被较密的细绒毛。头部小于前胸背板前缘之宽。前胸背板横宽,淡黄色,前部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后缘具一条褐色宽横带。雄虫前翅短,通常仅为腹部长度的三分之一。雌虫前翅更短,三角形。两性的腹部各节,以浅色分界,腹节明显可辨。雄虫尾须甚长,长于后足股节。雌虫产卵瓣平直,呈剑状。

【食 性】可喂以饭粒和新鲜瓜果、蔬菜等。

【鸣 声】鸣声细柔而清脆,声如“卿,卿,卿(Ji,)…’,似小鸡鸣叫,故有“灶鸡”之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