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法学(学校保护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佟丽华主编

ISBN:10位[7503676930]13位[978750367693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28.00元

内容提要在深入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的基础上,立足于继续推动未成年人法学发展的目标,佟丽华律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未成年人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期望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领域的相关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编辑推荐在深入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的基础上,立足于继续推动未成年人法学发展的目标,佟丽华律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未成年人法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期望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与犯罪预防领域的相关立法以及司法实践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简介佟丽华现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担任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与公益事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等社会职务,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指导老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北京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他创作和主编了《未成年人法学》等30余本法律图书,其中有21本分别获司法部“金剑文化工程”图书奖一、二、三等奖。佟丽华于2002年到2003年全程参与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2004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团中央阶段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是修订草案第一稿的执笔人并全程参与该法的修订工作。

佟丽华在公益法领域的工作已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他2001年、2004年连续两次获得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1999年、2001年两次获得“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2002年获得中宣部等部委“中国保护未成年人十大杰出公民”称号;2005年被北京市司法局记个人一等功,同年被评为“200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首届“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奖;2006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首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等称号。2007年5月初同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

2006年底,Multilaw国际律师组织在北京召开的全球年会上,将其年度唯一Multilaw奖授予佟丽华,以表彰其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利、推动全球稳定与公正方面做出的特别突出贡献”。

目录第一部分学校、家庭与未成年学生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监护代理制度——中小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佟丽华

现代私塾教育可否成为义务教育的实现方式

张文娟

第二部分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与校园伤害事故法律研究

校园伤害事故法律分析

刘晓颖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思考

赵葳娜

校园暴力以及对策研究

佟丽华

学生之间的暴力伤害:忧虑与思考

张文娟

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法律研究

刘晓颖

教师对学生性侵害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宋晓敏

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谁做主

张文娟

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

张雪梅

第三部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保护研究

关于学校处分学生问题的法律思考

刘晓颖

从开除的角度看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保护

宋晓敏

学校安装监控器法律问题研究

刘晓颖

保障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

刘晓颖

对民办学校因资不抵债而终止相关问题的探讨

高丝敏

勤工俭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高丝敏

学生荣誉权之保护

宋晓敏

学校是否应鼓励中小学生见义勇为

赵葳娜

第四部分与未成年学生相关的教育制度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