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折光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气折光差(atmospheric refraction error)是电磁波经过大气层时,由于传播路径产生弯曲及传播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观测方向或距离的误差。大气折光对距离的影响,表现在电磁波测距中影响的量值相对较大,必须在测距的同时实测测线上的气象元素,再用大气折光模型对距离观测值进行改正。包括水平折光差(旁折光差)和竖直折光差的改正:前者对水平方向值产生影响,后者对高差产生影响。水平角观测时,为减弱旁折光差的影响,应避免视线从建筑物旁(距离应不小于0.5米)、烟囱附近、近水面的空间上通过;水准测量时,为减弱以至消除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应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相等处,并选择竖直折光差较小的时问段进行观测,且需提高视线距地面的高度;在三角高程测量中,根据实测资料计算大气折光系数,对单向高差进行改正;选择气象条件相同的时段进行双向观测后,再取直觇高差与反觇高差的平均数;选择竖直折光差较小的时问段进行观测;提高视线距地面的高度等等。从而可减弱以至消除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