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色月光下》歌曲《在银色月光下》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译词:王洛宾 改编:黎英海 编曲: 钱琦
1950年10月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出版《新疆民歌》,歌曲《在银色月光下》收录其中。根据 书中记载,《在银色月光下》由王洛宾记录翻译。原词作者不详。
歌曲《在银色月光下》曲调优美,意境深远。歌曲着重表现了新疆年轻小伙子对爱情的纯洁向往和无限怅惘。歌曲通过大提琴,长笛,人声及各种乐器的交相辉映,诠释了爱情这一永恒主题。
歌词大意:
在那金色沙滩上,洒着银白的月光,
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
寻找往事踪影,往事踪影迷茫。
往事踪影迷茫,犹如幻梦一样,
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
你在何处躲藏,背弃我的姑娘。
我骑在马上,箭一样地飞翔,
飞呀飞呀我的马,朝着她去的方向,
飞呀飞呀我的马,朝着她去的方向。
五十多年来,《在银色月光下》由多位著名歌唱家演唱,经久不衰。其中脍炙人口的版本有老歌唱家朱崇懋所唱,既具中国韵味又含美声气韵。堪称经典。
塔塔尔概况塔塔尔是蒙古族的部落之一,又称鞑靼,两者均是“Tatar”的音译。
塔塔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于白色人种。
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比较集中的是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另外,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勒泰等县的农牧区也有少数的塔塔尔族。“塔塔尔”和“达怛”、“达旦”、“达达”、“达靼”同为“鞑靼”的不同译音。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塔尔族人口数为4890。
塔塔尔族使用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由于塔塔尔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族人民杂居,联系密切,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靼最早出现于鄂尔浑叶尼塞碑文。唐文献作“达旦”,为我国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部落。随着突厥的衰亡,鞑靼渐渐成为强大的部落。蒙古兴起后,鞑靼部为蒙古所灭。蒙古人西征时,西方曾将蒙古人统称为鞑靼。13世纪西征的蒙古人,在伏尔加河一带建立钦察汗国,其居民是保加尔人和操突厥语的奇卜察克人(钦察人)。15世纪时,钦察汗国衰亡,在伏尔加河、卡马河一带建立喀山汗国。不里阿耳人是汗国的主体;此外,还有许多使用突厥语的部落和突厥化的蒙古人。塔塔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另外,当时被称作塔塔尔的,还有克里米亚半岛及西伯利亚使用突厥语的民族。塔塔尔这一族名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
新疆的塔塔尔族主要是19世纪20和30年代及以后陆续从喀山、斜米列齐、斋桑等地迁徙来的。19世纪20和30年代,俄国封建领主加紧掠夺土地,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尔人被迫出外流浪,其中有些人经过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的新疆。现在居住在布尔津、哈巴河等地的塔塔尔族多半是这些人的后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沙皇政府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了对中国新疆的通商大门。这时处在俄国经济中心的莫斯科和中国新疆之间的喀山一带的塔塔尔商人也随着活跃起来,其中有些人在到新疆做生意的过程中移居新疆,开设商店。这时迁到新疆的除商人外,还有教育工作者和宗教职业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又有不少塔塔尔人迁到新疆,主要是中、小商人和农民、手工业者。
塔塔尔音乐舞蹈塔塔尔族人酷爱戏剧、音乐和歌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他们的音乐舞蹈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鲜明,活泼动听。塔塔尔族的乐器种类繁多,著名的有“库涅”(二孔直吹的木箫)、“科比斯”(置于唇间吹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此外还普遍使用手风琴、曼陀铃、七弦琴等。唱歌、跳舞时也用手风琴、曼佗林伴奏。舞蹈活泼,吸收了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等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按照传统习惯,舞蹈中的男角色要由女子扮演。舞蹈的动作活泼、灵巧、奔放。男子多踢蹲、跳跃的动作,女子多手部和腰部动作。
塔塔尔族民歌有抒情歌曲、劳动歌曲、习俗歌曲等。①抒情歌曲中情歌为数最多,此外还有以赞美森林、草原和故乡为内容的赞歌。这类歌曲速度徐缓,曲调多用五声性级进,并采用装饰性回旋音或反向重复等开展手法,使旋律华丽流畅。②劳动歌曲中有散板式的节奏自由的牧歌,也有以强有力的切分节奏贯穿全曲的《收割之歌》、《打草歌》等。③习俗歌曲多在婚礼仪式中由男女青年集体对唱,内容多为对新郎、新娘的赞颂和祝福,歌词诙谐、风趣。④其他歌曲,包括老人的歌、儿歌和摇篮曲,以及反映旧社会阶级压迫下穷苦人悲惨命运的悲歌等。
塔塔尔族歌舞音乐十分丰富,多在传统节日、婚礼或丰收喜庆时演唱,常即兴填词。其结构短小具有方整性,情绪热烈欢快。常采用旋律移位的手法而构成调式交替或转调。“巴拉米斯肯”是歌舞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歌调。
塔塔尔族民间音乐的特征是:①常用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并以do、re、sol、la为调式主音;②常用主音先现、同音反复的手法构成民歌的终止式;③多数民歌曲调抒情、欢快,音符呈密集型;④常用波音、颤音等唱法,使民歌更具抒情优美的特色。
塔塔尔族常用的乐器有手风琴、七弦吉他、曼陀林等,民间原有“孔涅”(2孔木笛)、“科比斯”(铜制口弦),现已失传。器乐曲多为民歌主题变奏,流行的曲目有《婚礼进行曲》、《白天鹅进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