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农分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日本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的乱世,以幕府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开始把武士、士兵从农村和农业中脱离出来,编成专门进行统治和战斗的集团,使之集中居住在大名的城下,这个做法叫做“兵农分离”。

此举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首先,随着历史的进程纷繁复杂的战国局势逐渐显现轮廓,弱小的大名逐渐被强者吞并,强者因而更强,在各地区都已逐渐形成有一定经济和农业实力的武士集团,这为建立脱离农业生产的常备军队提供了必要的主观条件。

其次,各武士集团实力的提升,也决定了爆发冲突强度的提升,想要获胜必须建立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火枪等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普及对军人的战斗素质提出了跨越式的要求,在兵农合一的制度下士兵根本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这也是为何较早在军队中大规模使用火枪的织田集团最先开展兵农分离的原因之一。这也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对“兵农分离”提出了客观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