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
豹隐 (bao4 yin3)
豹隐:比喻隐居山林。
《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玄:黑中带红。下食:下山寻找食物吃。泽:润泽。文章:错杂的色彩和花纹。古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彘(zhi至):猪。后因以“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
唐骆宾王《秋日别侯四》诗:“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亦作“玄豹”。
南齐谢朓《之宣城新林浦向版桥》诗:“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亦作“豹雾”。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笼禽放高翥,雾豹得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