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副译(1929— )女,上海人。195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嗣后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1956年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因病中断工作。1979年重新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副译审。多年来除搞教学工作外,还译有《相思首相》等著作和有关西方哲学方面的论文多篇,译文质量高,如所译波兰科学院院士沙夫的《语义学引论》是一部难度较高的著作,获得学术界和原作者的好评。到南亚所后,积极学习南亚方面的业务,翻译过10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并担任过印度学者来华讲学的翻译。通晓英语、法语,主要译著有《印度古代社会研究》、《南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某些概念的与经济的问题》、《经历了35年的逻辑实证主义》等。
京剧演员男,京剧武生演员。号蔼青,小名五十;行六;北京人。1858年9月29日【咸丰八年(戊午)八月廿二日】出生。为四喜部昆旦张多福之子、四喜部武旦沈定儿之外甥。
出梅巧玲之景龢堂,隶四喜部,庚午(1870)十三岁出台。
石家庄铁道学院副教授『个人简历』
1984年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1987年在铁十三工程局从事工程建设工作,任助理工程师。1990年以来,石家庄铁道学院任教,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等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结构教研室主任,建筑工程系主任等职,2002年赴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硕士点硕士生导师。从事建筑结构教学工作,混凝土结构行为、工程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桥梁结构破坏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 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实践等活动。主持过多座大、中型桥梁的施工建造工作;主持过多座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指导、监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土木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方面的教学,主讲过的课程有《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原理》、《建筑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等。先后主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研的《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2000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996——1997年度、2001——2002年度两次被评为院优秀教师。
『研究领域』
混凝土结构行为、工程结构损伤评估与加固、桥梁结构破坏机理
『科研项目』
主持辅导
1.河北省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改革项目《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为第三主研),并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铁道建筑总公司课题《深水条件桥梁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3.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铁路混凝土桥涵结构裂纹修补和状态评估技术》(参与研究);
4.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火灾后建筑结构损伤模糊评估研究》(为第三主研)项目;
5.主持院内课题《大跨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研究》;
6.主持院内教改课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论文及著作』
1.张瑞云. 工程泥浆的再生调制与废弃处理.铁道建筑,2003,1期
2.张瑞云.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泥浆质量控制探讨,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3,4
3.张瑞云,孟丽军,孙铁成.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工法及设备适用性分析,工程力学,2003年增刊
4.张瑞云,曹双寅. 基于材料性能动态变化的某混凝土桥梁承载力分析,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2期
5.王喜良,张瑞云,王海林. 在用混凝土桥梁承载力的动力检测方法研究,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年1期
6.张瑞云,黄羚. 已有建筑结构承载力的灰聚类评定方法,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7年4期
7.张瑞云,张会银. 某大坡度屋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加固设计,华北地震科学,2000年1期
8.黄羚, 张瑞云. 用子结构力矩分配法求解无侧移超静定刚架,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1期
『获得荣誉』
1996——1997年度、2001——2002年度两次被评为院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