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主要分布于中国香港、广东、广西等临近海域。该鲨鱼眼睛很小,周身呈黑色,表皮上有较规则的大颗白色斑点,因此被叫做七星鲨。据了解,这种鲨性情并不很凶猛,没凶残的牙齿,一般以虾鱼为生。切开的鲨鱼一般没有多少血,而会流出白花花的油。该鲨鱼全身都是脂肪,是做鱼肝油的好原料,直接食用比较少。因此,当地人又叫“猪油鲨”。从科学角度分析,应当是鲸鲨的一种。

根据香港海洋公园中鲨鱼馆里的介绍版所描述,目前能分辨出的鲨鱼一共有 344 种,并分别隶属 8 个目:扁鲨(Squatiniformes),锯鲨(Pristiophoriformes),角鲨(Squaliformes),锥齿鲨(Carcharhiniformes),六鳃鲨(Hexanchiformes),鼠鲨(Lamniformes),须鲨(Orectolobiformes)及虎鲨(Heterodontiformes),当中以鲸鲨的身型最大。

鲨鱼(Selachimorpha)是一群板鳃类鱼的通称,这是一类古老的鱼种,在侏罗纪时已经形成现代类型的鲨鱼,鲨鱼身体无鳞,鳃裂有5至7个。不同种类的鲨有不同的食物,有的肉食,可以吞噬海豹、海龟甚至人,有的只吃浮游生物;大的体长达20米,小的只有十多厘米。大约包括5个目20个科(由于分类学家的意见不一致),分布在世界各地温带和热带的海洋,除了极少数的鲨鱼,如格陵兰鲨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之外,几乎没有在寒带生存的鲨鱼,因为一般鲨鱼在20℃以下的水温中就不太有活力。

鲨鱼都是透过体内受精繁殖,有胎生、卵胎生或卵生。 部分品种的雌性在没有雄性的环境下曾出现罕见的无性生殖案例。

鲨鱼的感觉器官相当灵敏,有对电波感应的器官,可以发觉隐藏在沙下的猎物,甚至就能嗅出几公里之外的血腥。

中国古代称鲨鱼为“鲛”,认为是仅次于龙的大型水生生物,说文中则作“魦”。说文:“鱼名。出乐浪潘国。从鱼,沙省声。”。

鲨鱼受伤不会受细菌感染,引起许多生物学家的兴趣,研究提取鲨鱼体内抗菌的物质,以制作新药。而史蒂芬·史匹柏于1975年所拍的电影《大白鲨》,不单止成为著名的电影,还令人对鲨鱼有错觉,认为鲨鱼是一条只吃人的怪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