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鄂霍茨克褶皱带(Mongolia Okhotsk fold belt)沿西伯利亚地台的东南缘延展,是一条形成于三叠纪和侏罗纪的褶皱带。与该带相联系的构造是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它标志着古生代晚期西伯利亚古陆与属于黑龙江古陆的一系列微陆块或地体碰撞而形成的缝合带。沿碰撞带发育有自东而西时代变新的钙碱系列大型花岗岩岩基,还有超镁铁岩、蛇绿岩和可与岛弧岩浆相对比的辉长岩、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组合。据此一些学者主张:当时在西伯利亚古陆及其以南的众多微陆块之间存在一个蒙古—鄂霍茨克海,它形成于二叠纪早期,延续至前白垩纪,后因碰撞作用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