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元件与线路课程负责人,梅晓榕,男,59岁,参加过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并做出较大贡献。发表过30多篇有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学术论文。讲授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等研究生课,讲授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自动控制原理等本科生课。近几年主编“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学习与考研指导”,“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自动控制原理名师大课堂”等书,都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得过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主持“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立体化教材)和“自动控制原理”两教材的修订工作。
实践性教学
指导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2003~ 2008,6届420人。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2003-2008,6届,18人。
指导硕士研究生,2000-2007,5届,15人。
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编写《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8,2007年4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主持编写《自动控制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2008,2007年2月已由科学出版社
3)《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课程建设1期项目负责人 2004.10-2006.7
课题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4)主持创新研修课《实用先进控制技术》,2006.9-2007.12。课题来源于哈工大创新研修课程
5)《自动控制原理MATLAB课件研制》,2001-2003年,课题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学论文
1)“《自动控制元件》课程的教学与改革”,第一作者,«科教论坛»2006(4)
2)“《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课程中的傅里叶级数”,第一作者,«科教论坛»2007(4)
3)“《自动控制元件》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第一作者,《现代高等教育》2007.6
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改革”,第二作者, «中国科教研究»,2005(4)。
5)“电机与功率放大器中的傅里叶级数”,第一作者,《中国电力教育》2008.6
编写教材
1)主编《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4月科学出版社出版。总印数2万8千册。
2)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2007年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12月第7次印刷。共印3万9千册。……
奖励
1)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2006年获黑龙江省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
2)自动控制原理2005年获黑龙江省精品课程,成员之一。
3)“控制理论教学中的MATLAB课件研究”,获2003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序2。
科研项目
1)红外目标干扰模拟器,空空导弹研究院,2001-2003年,副总师。
2)Ⅱ型红外仿真装置技术改造,上海航天局,2002-2004年,子系统负责人。
3)双模目标模拟器,航天局八部,2003-2005,子系统负责人。
4)高精度转台,32基地,负责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正在进行。
学术论文
1)“红外目标模拟器中分离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2008年,1月,光电工程
2)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ree-Axle Flight Simulation Table,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igent and Automation,第一作者,2006.6。
EI检索: 071510543666
3)一类四阶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模糊控制,电机与控制学报,第二作者,2006年3月。
4)变焦镜系统的闭环控制,光电工程,第二作者,2005,1。
5)倾斜轨道上的三级倒立摆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可控性研究,电机与控制学报,第二作者,2003,6。
6)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三轴电控转台自适应控制研究,测试技术学报,第二作者,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