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地构造相(tectonic facies)是由许靖华提出的碰撞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单元概念,是指造山带因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经历了相似的变形与就位作用,故具有类似的岩石—构造组合;即一个造山带必定由代表不同大地构造相的构造单元所组成。各类大地构造相的厘定主要是依据地层、沉积特点、岩浆活动、古地理古构造格局、变形样式和变质程度等。它有三种大地构造相;①阿勒曼相(Alemanide facies)——滑脱沉积盖层的褶皱冲断带,即典型的前陆地区薄皮构造带;②凯尔特相(Celtide facies)——以各种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韧性变形为特征,如彭尼内阿尔卑斯的闪光片岩、蛇绿混杂岩和活化基底推覆体:③雷特相(Rhaetide facies)——是大陆碰撞过程中的仰冲板块,由刚性基底组成的推覆体为特征。大地构造相的分析不仅可以解释碰撞造山带中所展示的地质现象,而且能够为已经失去或未能见到地质记录提供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