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代陈氏太极名师当代陈氏太极名师陈瑜先生(1962年5月23日生),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现居北京,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宗师陈发科之嫡孙、陈氏第十八世宗师陈照奎之独子。为弘扬传播陈氏太极拳而跑遍祖国大江南北,职业拳师。现任中国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委员;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照奎太极拳社社长;河南省陈家沟太极拳协会终身顾问;陈家沟太极学校副校长。
陈瑜自幼在一代宗师陈照奎的严格要求下潜心习艺,日练拳20遍以上,他刻苦练功,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闭门苦练,功夫已臻上乘。如今他的功夫更加炉火纯青,在继承、发扬及推广陈氏太极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6年,年仅14岁的他,随父到河南温县,在全国太极拳大会上表演了一路和二路炮捶,这是他首次公开亮相,以其工整的拳架引起轰动。80年代在北京市陈氏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上表演了二路炮捶和单刀。这是他第二次当众表演,再次引起轰动,2002年8月陈瑜做为名家应邀出席《国际太极拳年会》并进行了表演,博得了在场者的满堂喝彩,众多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并被誉为“将门虎子”。2003年10月应新加坡忠帮民众俱乐部之邀,作为特邀名家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太极群英交流会》,并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及陈氏太极单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使大家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个崭新的了解,新加坡的州长并为其颁发了荣誉奖杯。2004年8月陈瑜再次参加了北京市第五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得到了北京武协领导的高度赞扬。2004年11月应香港气功太极社之邀参加了《香港气功太极拳社创会四周年会庆联欢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2005年8月参加了河南焦作国际武术年会,并参加了名家集体表演。2006年4月应珠海市太极拳协会之邀参加了《珠海市太极拳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在场的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都说:“这是看过众多太极拳表演中最好,最有风格的一个”。
陈瑜先生自17岁开始独立授拳至今,已近30个年头。为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到驻马店、丹东、汕头、长沙、常德、广西、河南温县、瑞士、珠海、揭阳、江苏的昆山、俄罗斯、香港、深圳、浙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授拳。慕名而来的还有英国、瑞士、新加坡、韩国、台湾、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意大利、美国、法国、叙利亚、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员,以及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经他亲自指导的学员有几千人之多。经过其指导的部分学员在国内外武术大赛和国际太极拳年会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现已40多岁的他,功力纯厚、身法中正、造诣颇深、身怀绝技,较好地将拳法与技击相互贯通。在继承和发扬及推广陈氏太极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其拳架低,松柔圆活,造型美观,自然大方,发力更是松活弹抖,他赢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陈瑜在继承家传套路的基础上,还创编了四十三式太极拳、二十六式太极拳,上海电视台、焦作日报、人民日报、重庆电视台、珠海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中央国际电视台、韩国电视台、《中国之翼》杂志、《2005年中国体育年鉴》美国英文国际武术杂志、德国武术杂志、俄罗斯电视台、《中国体育》、《珠海日报》、日本《武艺》、《武术》、香港《新武侠》杂志等新闻媒体都先后报道过他的功夫以及他的教拳事迹。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式太极拳的精髓,方便与拳友共同交流切磋。2002年5月7日创办了“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拳术研究社”、并于2004年12月正式被北京武术运动协会,北京民政局批准,同时将名字更改为《北京武协陈照奎太极拳社》,并于2005年、2006年4月先后两次协助北京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举办了《第二、第三届陈照奎杯武术太极拳比赛暨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2006年在弟子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二、花样游泳运动员性别:女
生日:1981.2.27
籍贯:上海市
身高:1.68米
体重:57公斤
项目:花样游泳
辉煌战绩
参赛经历:
1988年入上海市游泳馆体校,1994年进入上海市队,1998年进入国家集训队。1999年进入国家青年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
主要成绩:2001年 第9届全运会女子双人自选决赛第三名;2003年 第10届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赛集体自由自选组合第五名。
三、原机械电子工业部高级工程师男,1932年出生。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级高工。专业特长与业绩:半导体逆变与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技术;机电仪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SK-100工业控制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YM6800微处理器系列电路,获部一等奖;键盘控制集成电路,获部二等奖;步进电机控制集成电路系列,获部三等奖;机电一体化发展预测与综合分析,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战略,获国家科委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微电子与家庭生活》、《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指南》,论文30余篇分别刊登在全国性期刊上。
四、上海市基层干警、市级劳动模范(1957.11~)浙江绍兴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南京西路警察署民警。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1988年毕业于上海电视大学法律专业,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以“群众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群众的愿望就是我的追求”为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做好管区内涉外商住楼的服务工作,每天早晨与物业公司门卫一起,护送上学的外国小孩过马路。后又走访上海美国学校,取得校方支持,将校车开到家门口,受到“洋居民”赞扬。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他带上副食品到管区内巨富大楼看望香港员工,与他们一起包汤圆,庆团圆,融洽了警民关系。他认真分析管区内3个工地上1000多名外来建筑工人情况,主动与其原籍的地方政府联系,针对不同情况做好管理工作,使整个民工队伍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几年来,他主动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了许多好事。因此,居民中流传着一句话:“有难处,找陈瑜。”诸如居民在动迁中遇到困难,抱回家的弃婴患败血症无钱医治,迁移户口碰到问题,孤寡老人买米不便,家庭矛盾有人寻短见,甚至居民家中断了电,以及已经动迁到外区的居民遇到困难都来找他,而他不管份内份外,总是一一帮助解决。由于他工作上的出色成绩,1992年以来,先后被市公安局记个人二、三等功,被授予“廉洁为民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上海市共产党员关心群众的模范”、“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96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并3次被评为上海市“东方卫士”,199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五、注册会计师(1982年生, 男 财务会计专业 四川安岳县人, 注册会计师)
六、潮剧小生演员男,潮剧小生。澄海市人。
1957年参加汕头专区第三期戏曲演员学习班,初学旦行。1958年在广东潮剧院三团。1959年到汕头戏曲学校进修,改小生行。同年调潮剧院二团。1960年转入潮剧院青年剧团。1974年调汕头戏曲学校任教师。1979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调一团。做工大方潇洒,嗓音清润明澈,演唱音正韵美,表演感情真挚。以演唱《井边会》、《回书》的刘咬脐最为成功,其唱腔“哎母亲,慈娘”一段,稚态可翔,感人至深,1962年录灌唱片后,流传甚广。陈瑜演唱录灌成唱片或卡式带的剧目有《宝莲灯》的刘彦昌、《金山战鼓》的赵构、《庵堂会》的徐元宰、《梅亭雪》的王金龙、《扫窗会》的高文举等。录像的剧自有《井边会》、《飞龙女》、《梅亭雪》等。多次随团到泰国、新加坡、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七、沪剧演员【题像】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人,1947年生,1960年进上海黄浦区戏曲学校学艺,1962年转艺华沪剧团学馆,1965年毕业后留团当演员,1972年进入上海人民沪剧团(即今天上海沪剧院)。曾先后主演《雪夜春风》、《半把剪刀》、《樱花》、《画女情》、《清风歌》、《明月照母心》、《方桥情缘》、《心有泪千行》和《上海老师》等剧目。还曾在《清风歌》中饰女检察员,并主演''98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新剧目《我心握你手》等。她的表演富有激情,擅长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在赋子板的演唱上尤见功力。
她1992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国家文华表演奖、1989 年和1992年两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1年获得全国戏曲现代戏优秀演员奖,于1995年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配角奖,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优秀专家”称号,还先后被评为上海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和上海妇女“三八”红旗手标兵。现任上海市政协常委。
活动年表
1992年,农历壬申年: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
戏曲演员获奖名单
王玉珍(云南省滇剧院)
邓沐玮(天津市京剧团)
田蔓沙(四川省戏曲学校实验剧团)
邢美珠(黑龙江哈尔滨京剧院)
刘赵黔(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杜玉梅(山西大同市晋剧团)
李维铨(中国评剧院)
吴国华(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
邱玲(湖北省武汉市汉剧研究所)
宋丽(辽宁省沈阳评剧院)
张虹(江苏省江苏梆子剧团)
张爱珍(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
陈瑜(上海沪剧院)
陈巧如(四川省成都川剧院)
陈淑敏(河南省洛阳豫剧二团)
黄小午(江苏省昆剧院)
黄新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崔连润(天津评剧院)
1992年2月4日,农历壬申年正月初一日:199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播出
1992年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晚会以“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为宗旨的,具有主流的倾问,国家级的规格。其鲜明的主题、深遂的文化内涵、高雅的艺术品位对引导广大观众的欣赏走向、提高审美情趣和净化文艺舞台,起着其他任何晚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晚会戏曲、曲艺类节目有:
5.京剧《十八罗汉斗悟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董文华等)
6.《文华荟萃》戏曲联唱(均由文华奖获奖演员表演):
豫剧《牡丹小唱》选段(河南省豫剧院李金枝)
沪剧《明月照母心》选段(上海沪剧院陈瑜)
湘剧《郭亮》选段(湖南省湘剧院王永亮)
龙江剧《荒唐宝玉》选段(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团白淑贤)
晋剧《闺剧》选段(陕西省晋剧院青年团杨爱莲)
赣剧《梁祝姻缘》选段(江西省赣剧院涂玲慧)
黄龙戏《骑上黄龙飞上天》(吉林省农安县黄龙戏剧团雷霆)
梨园群英京剧流派唱腔选段
20.《宫门带》选段(言兴朋)
21.《姚期》选段(孟广禄)
22.《女起解》选段(李世济)
23.《甘露寺》(张学津)
24.《太真外传》(梅葆玖)
百花争艳越剧联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32.《孔雀东南飞》选段(何赛飞)
33.《杨乃武与小白菜》选段(陶慧敏)
34.《西厢记》选段(茅威涛)
35.《红楼梦》选段(邵雁,江瑶,夏赛丽,陈辉玲,颜恝,朱丹萍)
37.京剧《将相和》挡道(一折)(北京西城区春芽京剧团:朱章光[9岁],蔡可欣[11岁])
43.京韵大鼓《金门潮》(骆玉笙)
44.曲艺联唱《观花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
46.京剧交响合唱毛泽东词《咏梅》(中央乐团演奏合唱,秋里指挥,张克瑶扮演毛泽东,李维康、杨春霞、刘长瑜、杨淑蕊演唱)
2006年3月14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五日:长宁沪剧团启程赴爱尔兰演出
应爱尔兰科克市市政府的盛情邀请,长宁沪剧团一行31人离沪启程,以一台沪剧经典大戏《雷雨》和丰富多彩的中华新民乐亮相科克艺术节。
访问团的演员有陈苏萍、陈瑜、李恩来、吴梅影、顾春荣等。
2006年6月1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十五日:六代沪剧演员录制首个文化遗产日庆祝晚会
2006年10月13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廿二日,晚:长宁沪剧团首演《红与白》
2007年3月1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十二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3月1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演出沪剧《雷雨》,由陈苏萍、陈瑜、李恩来、吴梅影、顾春荣、董建华、王斌、黄爱忠等演出。
2007年5月14日,农历丁亥年三月廿八日,上午:上海沪剧院2007年集体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2007年7月8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四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8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9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五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9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六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0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7月11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廿七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7月11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茅善玉,钱思剑,程臻,朱俭,王清,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7年12月28日,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时15分: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沪剧专场
海上戏曲花似锦——上海六大戏曲院团迎新展演在逸夫舞台举行,本日为沪剧专场,由上海沪剧院演出。
2008年4月24日,农历戊子年三月十九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4月24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吉燕萍,钱思剑,程臻,朱俭,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8年4月25日,农历戊子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4月25日演出
本日逸夫舞台由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
演出剧目
《瑞珏》(吉燕萍,钱思剑,程臻,朱俭,金玉明,吕贤丽,李建华,陈瑜,居峰,王惠钧,王立海,藤烨茗)
2008年6月2日,农历戊子年四月廿九日,19时30分:“让我们和你在一起——上海沪剧界情系汶川大型义演”举行
2008年7月7日,农历戊子年六月初五日:长宁沪剧团首演《废墟上的爱》
八、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简历:

1990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成都油漆化工总厂工作;1994年4月调入成都科技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化工所,从事化工工艺专业工程设计;1998年10月转入化学工程学院工作至今,现从事安全工程教学工作;同时兼顾化工所化工工艺设计任务。最终学历为化学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 :
早期围绕我国的中低品位锂辉石综合利用研究,完成从矿石到碳酸锂完整技术研究,且形成工业装置设计;近年从事磷铵大型装置国产化开发研究,且先后参加四川大学与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开发“磷酸二铵尾气联产磷酸一铵清洁生产工艺”项目研究和贵州宏福总公司现有磷酸一铵装置浓缩扩能改造项目;现从事吸附法除钠课题研究项目。
科研 :
参与完成“磷酸中和反应浓缩蒸发器”新型使用专利研究;
优化料浆法磷酸一铵浓缩装置过料设计
料浆法粉状磷酸一铵大型国产装置的工艺设计
粒状磷酸一铵大型国产化装置的工艺设计
开发从矿石到高纯电解氯化锂产品的新工艺;
撰写论文10余篇。
九.澄海市澄华卫生院医生广东澄海市人。高中毕。业后于1969年上山下乡,1973年回城参加中医班学习,取得中专学历,于1976年参加工作,现澄海市澄华卫生院工作。1992年参加中医大专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1992年参加广东省中医内科学术交流会议,1993年参加北戴河全国疑难杂症诊治学术研讨会。在医学杂志、会议发表论文数篇,如撰写"犁壁藤汤治疗下腰痛"在广东省中医内科学术会议上交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得病人欢迎。
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女,1940年1月生,陕西山阳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学术情报研究所国内情报研究室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亚东欧学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学会理事),广东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秘书长。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1990年6~10月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交流学者,到苏联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进行研修。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发表的主要成果有:《社会科学情报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初探》,1988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体制改革问题探讨》(《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合著《成功者之路-广美的崛起》(1991年辽宁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了《"一国两制"论点汇编》(1987年广东社会科学规划小组),参加撰写和编辑了《全国百县市经济调查-中山卷》(199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及《广东社会科学四十年》(199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发表了《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特点》、《俄罗斯经济呈回升迹象》、《美国妇女和家庭》等论文一百余篇。
十一、作家新晋才女作家。系春风社“布老虎青春文学十一月之星”07年重磅包装的新人作者。小说《蜜蜡》作者。
80后的双子座,本科和硕士都读新闻专业,强项和兴趣却倾向中文。
其长篇小说《蜜蜡》是第二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的参赛作品,小说讲述了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蜜蜡的成长史。这部作品在网上的热烈反响引起了春风社的关注,春风社与作者签订协议,“买断”其今后几年的作品优先出版权。
这部被称为向《红楼梦》致敬之作的小说实际非常干净,小说讲述了女孩子蜜蜡的成长史。这部小说绝无小儿女的扭捏之态,灵动、大气,富有生活气息,描写生动,语言沉稳老练,善于设置悬念,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小说代表了80一代文学创作的较高水平,艺术性可读性俱佳,雅俗共赏。是一部春风社07年在青春文学领域的大手笔之作。
绝色早慧的蜜蜡,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她同样美丽的母亲遭遇不幸婚姻。母亲的遭遇被另一个男人(叔叔)同情,两人相爱。蜜蜡十岁,母亲终于和父亲离婚,却没嫁给叔叔,而是耐心等待蜜蜡的成长。家庭、童年和母亲给蜜蜡很大影响,造就她乖觉、独立、极强的个性和怪异的行事,少女的她就成为男孩子注目追逐的焦点。蜜蜡的童年到青春期极富色彩:执著暗恋,成长抉择,性启蒙,少年情愫……文章从小女孩蜜蜡的九岁写到女子蜜蜡的二十六岁,讲述蜜蜡和四个男人之间纯洁迷离的情缘,主线是她和爱人欧泊的唯美恋情。欧泊离世后蜜蜡几番沉沦,又经历和男友天河的恩缘聚散,富家子罗砗磲对她的痴恋,心理医生托帕给她的治疗;闺中密友金发晶为保护蜜蜡承受伤痛挤压,反被蜜蜡误会她和欧泊偷情,当蜜蜡终于揭开谜团时金发晶已不在,好友的蒙屈离世让蜜蜡一生抱恨。
短篇小说:《包法利小姐的爱情》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2007年第4期
《远夏》 发表于《布老虎青春文学》2008年第2期
十二、工艺美术师陈瑜 字余也,1965年6月生,宜兴市蜀古紫砂工艺厂聘工艺美术师。自幼喜爱书画,1984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雕刻技艺。1995年进宜兴市蜀古紫砂工艺厂任研究室主任从事陶刻、彩画工艺,立志将传统的紫砂雕刻工艺发扬光大。结合现代彩绘手法,颇有所得。作品梅、兰、竹、菊、松、葡萄园及与人合作的大型紫砂壁画《沁园春雪》等现饰于北京全国人大会议厅。《百鸟图》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所收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