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责任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刘广登著

ISBN:10位[7209043055]13位[9787209043052]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22.00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在作者刘广生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本书在宪法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宪法责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书中具体研究了:宪法责任的概念分析、宪法责任的逻辑基础、宪法责任的前提、宪法责任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对于推动宪法学人关注、研究宪法责任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编辑推荐本书在宪法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宪法责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者把宪法关系主体、违宪主体和宪法责任主体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作了具有新意的分析和阐释;宪法义务是宪法责任的前提,并就宪法义务作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宪法责任的本质是法律责任,但因宪法检举法律性和政治性两种品格,宪法责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把宪法责任形式和宪法责任的追究机制作了严格区分,并对宪法责任的追究之际作了尝试性的归纳分析。

目录《公法研究》总序

引言

一、宪法责任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宪法责任研究的现状

三、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问题

第一章宪法责任的概念分析

一、责任和法律责任:分析宪法责任的切人点

二、宪法关系主体、违宪主体与宪法责任主体:理解宪法责任的关键

三、宪法责任和违宪责任:对宪法责任的进一步理解

第二章宪法责任的逻辑基础

一、宪法权力所有者和行使者的分离:宪法责任的合理性

二、人性和权力的二重性:宪法责任的必要性

三、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宪法责任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章宪法责任的前提

一、政府宪法义务的渊源

二、政府宪法义务的特点

三、政府的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第四章宪法责任的构成和特征

一、宪法责任的构成

二、宪法责任的政治性特质

三、宪法责任与政治责任

第五章宪法责任的形式

一、被弹劾

二、被罢免

三、引咎辞职

四、规范性文件的被撤销、被宣布无效和被拒绝适用

五、社会组织(政党)的被取缔或被中止资格

第六章宪法责任的追究机制

一、质询

二、特别调查(国政调查)

三、不信任投票

四、报告工作

五、违宪审查

第七章完善我国宪法责任追究机制的制度前提

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义务和宪法责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和宪法责任的实现

三、政务公开与宪法责任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