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石涛《炼丹台》

石涛的炼丹台笔法松秀,墨色苍浑;后人称梅清、梅庚.。整体结构:十分严谨。值得效仿

石涛(约1642~1707),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字石涛,以字行,号苦瓜和尚、大涤子、一枝叟等,原籍广西桂林,僧籍广西全州(今全县)。明靖江王朱亨嘉子。明亡后,隐姓埋名遁迹空门,大半生云游四方,一边修佛,一边习画。晚年定居扬州,名所居为“大涤草堂”,生计艰难,靠卖画糊口。约于康熙四十六年病逝扬州,葬于扬州城北蜀冈隆庆寺后。石涛为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强调画家要“借古以开今”,主张“门户自立”,反对一味“摹古”,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这对后来“扬州八怪”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遂有“石涛开扬州”之说

吴冠中先生认为,“石涛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集大成者。游走在现代和传统之间,这也许是石涛成为反思中国美术传统与现代的最佳切入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