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乡政府驻石佛寺一,人口1.27万人,面积49.08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石佛寺一、石佛寺二、马门子、沙岗子、房身、孟家台、立新、四龙湾、大黑台子、小屯、张家、鲁家、兴胜、仇家、东兴。

沿革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成立于1990年,位于沈阳市北郊30公里、新城子区西北部14公里处,西与新民市罗家房乡接壤,北与法库依牛堡乡隔河相望,南与兴隆台锡伯族镇相连,辽河水流经境内。全乡土地面积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多亩,下辖的15个行政村的朝鲜族、锡伯等九个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12.8万人的38.5%。

旅游七星山旅游风景区坐落在该乡境内,风景优美、山河秀丽,依山傍水。方圆6平方公里,由南佛石、北佛石、塔山、馒头山、白家石、苏家石、孟家墩七座山头组成,最高山峰海拔150米。因古代高句丽人曾在山上建山城,具有一定的军事价值,享有誉名。由于七星山是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域,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因此,沈阳市政府将该区域划定为“七星山旅游风景区”,并列为“十五”期间沈阳重点发展的23个旅游景区之一;新城子区把七星山旅游风景区与位于该区的怪坡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及102国道组成“三点一线”的旅游中心格局来推动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乡境内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年产优质大米2100万公斤,淡水养鱼面积为2800亩;肉牛饲养量达万头,生猪饲养量达2万头。全乡有水利排灌支干渠5条,排水沟渠达25公里。以优质米基地和现代化养殖场为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以101国道、107省国道、七星山旅游业开发为重点的三产业开发盛图已形成[1]。

古迹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辽代名为时家寨,明代为辽东边墙的边墙,十方寺堡,清代相传石佛有十尊石佛,每天晚上压百姓种的庄稼,后发展到上平房顶上压平房,引起百姓的不满,便开始捉拿,抓住一尊,其余九尊跑掉,百姓将这尊佛头砸掉,推入沟中(现在尚存),因而改名为石佛寺。

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位于沈阳北郊30公里外,距沈阳桃仙机场45公里,距区政府西北16.5公里,地处东经123度,北纬42度,东部与黄家乡新城子乡相接,南与兴隆台锡伯族镇为邻,西部与新民县罗家房乡接壤,北部与法库县依牛堡隔河相望。设有两个村委会,且系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政府所在地,境内土地肥沃,辽河流经境内3.5公里,海拔147.1米的七星山就坐落在境内的辽河岸边,山上有1074年(辽代咸雍十年)修建的舍利塔残基,山上有国民党(1948年9月)时期修建的碉堡72个,山中有寺庙一座,居室一栋,僧人数名,境内有尹石、石望两条公路相通,石佛寺北部有辽河渡口,可渡车马行人。

石佛寺古今历代水陆交通之咽喉军事要塞,尚有辽代与沈阳并驾齐驱的双州古城,明代长城遗址,古锋火台遗址,全国唯一的明代古军遗址。

山上植被覆盖率占58%,有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有十几种动物,古时是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真可谓是塔影,摇开山重雾,笛声清澈水风凉,石佛寺真可畏是一处风水宝地[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