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曲汉墓位于日照市西郊西十里堡村西南约1公里,日东高速公路南侧。此处原分布有几个大封土堆,当地俗称为“王坟”、“娘娘坟”。墓地北约1公里即为汉代海曲县城故址,城址犹存。
2002年春,为配合同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海曲墓地进行抢救发掘。共发掘墓葬90座,为山东地区迄今保存最完好汉墓,全部属中小型墓。此次发掘搞清了墓葬封土的堆积形式和形成过程,了解了棺椁结构和埋葬方式,对于研究山东东南沿海一带葬制葬俗及当地文化民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海曲汉墓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陶、铜、漆、木、竹、玉、铁、角器等1200余件,其中北方最美的500件漆木器和北方罕见的刺绣丝织品,是山东地区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批。对于研究汉代漆器制造业和纺织手工业的水平及产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出土竹简有武帝“天汉二年”的明确年号,意义重大。
海曲汉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尤其漆器和纺织品,富比王侯,充分证明山东齐国乃至日照海曲县是汉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