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叫餐巾(napkin),一种正规筵席上用于保洁的方巾。

据说在15、16世纪时的英国,因为还没有剃刀,男人们都留着大胡子。在当时还没有刀叉的情况下,手抓肉食时很容易把胡子弄得全是油腻,他们便址起衣襟往嘴上擦。于是,家庭主妇就在男人的脖子上挂块布巾,这是餐巾由来的一种说法。由于这种大块的餐巾使用时显得过于累赘,英国伦敦有一名裁缝想出了一种新主意,将餐巾裁成一块块的小方块,使用时挺方便,从而逐渐形成了现在宴席上用的餐巾。

其实,原始的餐巾我国古代就有,战国时成书的《周礼》中,就已记载了周朝设幕人掌管用毛巾覆盖食物的古制。这种用以覆盖食物的毛巾,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餐巾。到了清代,皇帝用餐时使用的称为“怀挂”的餐巾,则十分别致,它用明黄(皇帝御用的颜色)绸缎绣制而成,绣工精细,花纹别致,福寿吉祥图案华丽夺目。餐巾的一角还有扣绊,便于就餐时套在衣扣上。这种具有中国特有的餐巾,比一般的西方餐巾要华贵得多,且使用方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