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与土地制度演讲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于干千著

ISBN:10位[7505865412]13位[9787505865419]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19.00元

内容提要面对当今中国的“三农问题”,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更是空前绝后的,一个科学、系统、有弹性的土地政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迫切和重要。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的土地政策也并非易事,需要从历史渊源中弄清包括内涵和诱因在内的土地政策变迁的一般规律,而处于中国古代重要社会转型期——唐宋变革期的国家土地政策变迁是极具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典型范例。

本书从政策变迁角度分析讨论唐代国家土地政策的类型及实施效应,通过唐代前后期国家土地政策体系变迁的对比分析,就其政策目标、政策环境与政策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研究,揭示了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的内涵与实质,并以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为基础解析和展示了唐代土地制度由“抑制兼并”到“不抑兼并”演化的内在机制。

编辑推荐近20年来,随着唐宋变革期的学术讨论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焦点,不少学者就唐宋时期的土地问题从土地分配、土地买卖、土地赋税、商品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展开讨论,极大地推动了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的深入研究。本书从唐代的国家土地政策的研究入手,从新的视角诠释唐宋之际土地问题研究的成果,对唐代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与土地制度的演进展开分析讨论,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做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

作者简介于干千,男,197O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88年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学习,2001年获云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云南大学专门史(经济史)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担任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等社会兼职,并荣获昆明市优秀专家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唐宋经济史、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

目录摘要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选题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唐代土地政策与土地制度研究综述

1.3.1唐代土地分配政策的变迁及“抑制兼并”土地制度的瓦解

1.3.2唐代土地买卖政策的变迁与“不抑兼并”土地制度的确立

1.3.3唐代土地赋税政策的变迁

1.4土地政策与土地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土地的含义

1.4.2土地资源是核心经济资源

1.4.3政策与土地政策

1.4.4制度、制度变迁、制度创新

1.4.5土地产权制度

1.4.6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1.5研究思路、分析方法及理论模型

1.5.1研究思路

1.5.2政策与制度分析的方法

1.5.3政策与制度分析的理论模型

1.6本书的基本框架

1.7本书可能的创新与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1.7.1本书可能的创新

1.7.2本书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2章唐前期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618~755年

2.1唐前期国家土地分配政策

2.1.1唐前期的均田制的推行

2.1.2唐前期土地分配政策的基本内容

2.1.3唐前期土地分配的具体政策措施

2.1.4唐前期土地分配政策的效应

2.2唐前期土地买卖政策

2.2.1概述

2.2.2唐前期土地买卖政策的基本内容与微调

2.2.3唐前期土地买卖政策的效应

2.3唐前期土地赋税政策

2.3.1概述

2.3.2唐前期土地赋税政策的特点

2.3.3基于可行性原理的租庸调制政策分析

2.3.4唐前期土地赋税政策的效应

第3章唐后期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756~907年

3.1唐后期国家土地分配政策的变迁

……

第4章唐代国家土地政策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第5章唐代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制度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