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真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四真谛:

苦 生就是苦的业因,生命就是受苦,从生到死要经历一个个痛苦的阶段,这是苦谛。

集 促成生的原因是对生命的渴求,生后的肉欲、视欲和对生命的骄傲促使人们从一生转向另一生,这就是集谛。

灭 根治这种生就得消除对生命的渴求 办法是,彻底绝除一切邪欲,不让它们占据头脑,或是把它们清除出去,不使自己的头脑里有一点装进邪念的余地,这就是灭谛。

道 八正道。即道谛。

佛陀说:“和尚们,我的眼睛通过苦谛看到了这些概念和结论,我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幅图像。解脱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也不是祈祷,而是靠内心的佛性。”

# 苦谛 因缘 五阴

# 集谛 缘起 八邪道 及由其产生的 贪、嗔、痴。展开是 十二因缘

# 灭谛 清静 涅槃

# 道谛 寂灭 八正道 重点是以 四真谛 为基础的 正见 正思维,即 正确的观察_思维

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汝等当知。此八种苦。及有漏法。以逼迫故。谛实是苦。

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当知此集。谛是苦因。

灭谛者。无明爱灭绝于苦因。当知此灭。谛实是灭。

道谛者。八正道。一正见。二正念。三正思惟。四正业。五正精进。六正语。七正命。八正定。此八法者。谛是圣道。若人精勤。观此四法。速离生死。到解脱处。汝等比丘。若于此法。已究竟者。亦当精勤为他解说。

云何为苦圣谛耶?谓五取蕴是,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诸比丘!此名为苦圣谛。《杂阿含经》

苦圣谛者,即是此,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恼苦、遇怨憎者苦、与所受者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杂阿含经》

云何为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苦谛。《增一阿含经》

云何为苦圣谛?曰:是生苦、老苦、死苦、愁悲苦忧恼苦、求不得苦。略而言之,五取蕴苦也。诸贤!云何为五取蕴?曰: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也。《中阿含经》

于苦不慧不知。故走长涂。生死不休。当以知此苦谛。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以要言之。五盛阴苦。已觉斯苦。能断爱习。是谓得眼。为极是生。后不复有苦。《长阿含经》

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等),非顿无间等”。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