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晓实著
ISBN:10位[7543640295]13位[9787543640290]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定价:¥38.00元
内容提要本书的结尾部分自然还是与“文化”有关。这里所谓的“九流”,即“三教九流”中的最末一流“小说家”。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早期道教的造神意向及其表现手法多是通过民间的道听途说及“志怪”等方式完成的。这个“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的手法后来为儒、释、道各家的“布道者”广泛采用,并伴随着封建严王朝的兴衷发展经历了一段由盛而衰的历程。
道教的文化体系十分之庞大博杂,无所不包,道教的洞天福地名山系列属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道教的洞天福地名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分别组成“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这里的每一洞天、福地基本上都有非常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实体可以指认——此举不但人为地将天、地、人、仙之间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而且通过特定的修炼场所,凡人升天或成仙之路也变得切实可行了。这一做法在世界的其他宗教中是极少见的,以这种方式衍生成的如此庞杂的体系更可说是绝无仅有,而这也恰恰给我们一个从侧面来了解道教发展的机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编辑推荐道教的文化体系十分之庞大博杂,无所不包,道教的洞天福地名山系列属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道教的洞天福地名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分别组成“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这里的每一洞天、福地基本上都有非常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实体可以指认——此举不但人为地将天、地、人、仙之间的距离大大地缩短了,而且通过特定的修炼场所,凡人升天或成仙之路也变得切实可行了。这一做法在世界的其他宗教中是极少见的,以这种方式衍生成的如此庞杂的体系更可说是绝无仅有,而这也恰恰给我们一个从侧面来了解道教发展的机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李晓实,早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曾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现为《华人》杂志社副总编辑、专栏作家。李晓实兴趣广泛,涉猎题材杂多,写作态度严谨;因对“文字”怀有深刻的崇敬感,故作品亦有独到之处,可自成一家之言。本书亦反映了他的“知识架构”论理念,天文地理,深入浅出,通过对道教洞天福地及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和解析,使读者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和更多的解读渠道。此外,本书还与他即将脱稿的《道家养生漫谈》并为姊妹篇,读者可在内容和论述上相互比照阅读。
目录绪论
洞天篇·上(十大洞天)
第一洞天王屋山
第二洞天委羽山
第三洞天西城山
第四洞天西元山
第五洞天青城山
第六洞天赤城山
第七洞天罗浮山
第八洞天句曲山
第九洞天林屋山
第十洞天括苍山
洞天篇·下(三十六小洞天)
第一洞天霍童山
第二洞天泰山
第三洞天衡山
第四洞天华山(见洞天篇西元山条)
第五洞天恒山
第六洞天嵩山
第七洞天峨眉山
第八洞天庐山
第九洞天四明山
第十洞天会稽山
第十一洞天太白山
第十二洞天西山
第十三洞天大围山、小沩山
第十四洞天潜山
第十五洞天鬼谷山(见福地篇龙虎山条)
第十六洞天武夷山
第十七洞天玉笥山
第十八洞天华盖山
第十九洞天盖竹山
第二十洞天都峤山
第二十一洞天白石山
……
福地篇(七十二福地)
附论神圣得基础与道教神灵源流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