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论心灵哲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作者:(美)塞尔著,刘叶涛译

ISBN:10位[7208070032]13位[9787208070035]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定价:¥30.00元

内容提要本书是约翰·R·塞尔前两本重要著作《言语行动》(1969年)与《表达式和意义》(1979年)的哲学基础。约翰·R·塞尔发展了一种对于进行语言研究来说具有高度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方法,这种方法隐含的假设是,语言哲学乃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本书的主要目标是要发展一种有关意向性的理论,而“意向性”正是人类内心与世界之间联结的桥梁。约翰·R·塞尔从感知、行动、因果性、意义以及指称等方面对意向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心一身”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编辑推荐本书是约翰·R·塞尔前两本重要著作《言语行动》(1969年)与《表达式和意义》(1979年)的哲学基础。约翰·R·塞尔发展了一种对于进行语言研究来说具有高度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方法,这种方法隐含的假设是,语言哲学乃是心灵哲学的一个分支。本书的主要目标是要发展一种有关意向性的理论,而“意向性”正是人类内心与世界之间联结的桥梁。约翰·R·塞尔从感知、行动、因果性、意义以及指称等方面对意向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心一身”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约翰·R·塞尔,1932年出生,1959年于牛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米尔斯心灵与语言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言语行为》、《意向性》、《心灵、语言与社会》等。他坚持实在论的观点,发展了“意向性”概念与“意识”理论,对唯物论与二元论都有批评。因为在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上卓有建树,197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美国人文科学奖章。

目录译者序

致谢

导言

第一章意向状态的本性

第二章感知的意向性

第三章意向和行动

第四章意向因果性

第五章背景

第六章意义

第七章意向状态和言语行动的意向报道

第八章意义在头脑当中吗?

第九章专名和意向性

第十章结语:意向性和大脑

译名对照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