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旅游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龙门石窟旅游区1961年国务院将龙门石窟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直至北宋,龙门石窟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石窟旅游区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