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战(meteorological warfare),是指将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的气象武器运用于军事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它通过造成对敌方不利、对己方有利的气象条件,以达到战胜敌方的目的。是环境战的组成部分,既可在战略上运用,也可在战役战斗上运用。
20世纪70年代,气象战一词开始出现,文献资料中亦称天气战、气候战,但一般称为气象战。美国在侵越战争中用飞机向云中投掷碘化银弹,进行人工降雨作业,企图造成局部地区洪水泛滥,给越方部队机动和物资运输造成困难。从此,气象战问题被提了出来,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
气象战尚处于试验阶段,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更多的实践。由于人们对大气变化过程认识的局限性,自然发生的异常天气变化掩盖着人工影响天气所造成的异变后果,因而使气象战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可能使被攻击一方受害于不知不觉中。气象战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人们也将在战争实践中不断认识它,战胜它。
气象战的疯狂
1994年,由美国空军和海军资助、伊斯特兰主持的HAARP试验基地,落户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占地33英亩。一夜之间,在阿拉斯加半岛一望无际的荒原上,180根直插云霄的天线突然树起,每根都有十几米高。这就是伊斯特兰一手推进的HAARP项目。项目的基建工程于2002年前后完成,2003年起正式展开各种实验。
伊斯特兰和美国军方对HAARP项目讳莫如深。起先,伊斯特兰公开辩解说,该项目是利用大功率高频波,使地球电离层变热,进而改变某些区域电离层的结构,最终实现对臭氧层的修补。但后来,他又改称是为了改善无线电联络,探索新的核潜艇通信方式。
然而,在伊斯特兰向五角大楼提交的秘密报告中,HAARP的军事用途却是:除了可以为美军潜艇提供先进、便捷的通信系统外,还可侦察敌人的地下核试验情况、追踪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及敌方战机,甚至还可利用高频波摧毁敌人的通信系统……伊斯特兰特意强调:“它能改变特定区域的气象,使敌人面临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甚至可以使敌人无法采取任何反击行动!”
2005年,伊斯特兰亲率HAARP项目的科学家,在五角大楼内为将军们进行了一次模拟演习。时间设定在2030年,地点为南美X国。该国拥有数百架各型号战机,其中包括数十架俄罗斯和中国研制的最先进战机。X国准备对美国的战略目标下手,美军决定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随后,五角大楼一声令下,无人驾驶的空中飞行器在X国上空制造出漫天乌云。紧接着,该国军事基地上空下起了暴雨。与此同时,美军利用激光制造闪电,致使敌方战机根本无法起飞。就在X国军方望天兴叹之时,一架架美军轰炸机接连起飞……
演习结束后,伊斯特兰和7名军官,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题为《让气候成为一种力量倍加器——2025年掌握气候》的研究报告。伊斯特兰在报告中指出:“气象战技术将在今后30年里逐渐成熟。它将使美军拥有改变气候的能力……届时,美军将能通过实施人工降雨,使敌军阵地洪水肆虐;制造干旱,使敌人淡水匮乏;制造飓风,使敌国城市变成废墟;利用激光制造闪电,以击落空中的敌机或使其无法起飞;利用微波把热量传到大气中,干扰敌军的通信及雷达系统……”
看着这份报告,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给伊斯特兰起了个绰号:“气象战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