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济盗成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原文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⑴人也,长厚⑵不忤⑶物,晚年家颇裕.一夕,盗⑷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⑸寡悔⑹,何苦而为盗邪⑺ "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⑻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⑼.盗大感愧,卒⑽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⑾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12)。

翻译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商人;他为人宽厚,很少得罪别人,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会被人责问。”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注释⑴市井:做买卖

⑵长厚:长,zhǎng。年长而厚道

⑶忤:wǔ,不顺从

⑷盗:小偷

⑸素:向来

⑹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

⑺邪:同“耶 ”

⑻十千:指十千铜钱

⑼去:离开

⑽掖:教育

⑾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⑿乃:原来

⒀延:聘请

于令仪让盗贼回来留下钱,叫他第二天回来拿的原因?

~因为那盗贼很穷,夜里背了这么多钱会被人查问,所以让他留下来第二天回去。

于令仪有哪些良好的品质?

~待人宽厚,为人善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