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碳卫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美国嗅碳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中专门用于对地球二氧化碳浓度测量的卫星,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是,地球表面气温升高主要由大气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引起。因不同地区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掌握二氧化碳在各地区的循环和分布情况是研究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而根据设计,“嗅碳”卫星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测量精度能够达到百万分之一,是人们掌握高精度二氧化碳测量数据的得力“帮手”。

日本曾于2009年1月23日成功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这也是全球发射的首颗“嗅碳”卫星。

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发射失败给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造成重大损失。 这颗“嗅碳”卫星全称为轨道碳观测卫星,由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制造,重量447千克。按计划,它应在距地表705公里的近极地轨道上运行,每98.8分钟绕地球一周,每16天采集约800万个全球二氧化碳高精度测量数据。卫星的设计工作年限为2年以上,全部探测任务耗资2.78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