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p管氏肿腿蜂是钻蛀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主要用于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轻杨天牛,杨干象,白杨透翅蛾,星天牛等多种钻蛀性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具有有翅和无翅个体,有翅雌蜂占50%左右,而雄蜂有翅个体占绝大多数(92.7%),雌性比93%~96%。
生态学特性成虫在寄主虫道或虫瘿中越冬,在山东每年发生5代;室温25~27摄氏度,相对湿度60~80%,平均每代历期一个月,全年可繁殖11代,雌蜂寿命一个月左右,雄蜂寿命8~11天左右。
该蜂上颚发达,体壁坚硬,因而钻蛀能力强,找到寄主以后,反复,蛰刺寄主并分泌毒素使寄主麻痹,吸取寄主体液补充营养。肿腿蜂的卵都掺在寄主幼虫节间、蛹的触角、足、腹部等褶皱部位,卵散产。每雌蜂可寄生多头轻杨天牛牛冲。孵化后的幼虫头部及胸部2~3节扎入寄主体壁内,其余皆露于寄主体外,腹部朝上,与寄生体构成桑椹状,幼虫平均有9.9~12.6天。
蜂的人工繁殖寄主有20多种,包括轻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大袋蛾,棉红铃虫,中华蜜蜂等多种天牛、蛾、蜜蜂的幼虫,每头寄主能育出的蜂依虫种及虫体大小而异。
繁蜂方法有指形管法,小木盒法,虫瘿群体法,其中虫瘿群体法虽寄主有效利用率较低,但简便实用,易于推广。同时大量剪除天牛虫瘿可将几虫口密度,是一举两得的治虫措施。
释放:五月中、下旬,将指形管挂于树上,高处。
pp
p